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引資20.35億元 哈藥改制成功成為中外合資企業
2005-09-21 14:13:29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1日電 昨天,哈藥集團舉行增資擴股慶祝儀式,重組增資改制工作圓滿完成。據悉,哈藥集團成功引資20.35億元,創黑龍江省單項引資歷史之最,該集團也由國有企業轉變為中外合資企業。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杜宇新,副市長叢國章會見了哈藥外資股東。

  據了解,美國華平投資、中信資本和黑龍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以現金方式向哈藥集團增資擴股20.35億元人民幣,分別獲得哈藥集團22.5%、22.5%和10%的股份,成為哈藥集團的新股東。原股東市國資委持有45%的股權,保持其第一大股東的地位。7月20日,國家商務部正式批准哈藥集團設立為中外合資企業。8月1日,重組後的哈藥集團正式獲得由市工商局核准頒發的工商營業執照。此次增資擴股,使哈藥集團拿到了打開國際市場的一塊『敲門磚』,也將為哈市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

  哈爾濱日報報道,昨天下午,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杜宇新會見了以聯席總裁紀傑先生為團長的美國華平投資集團高層負責人及中信資本市場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兼董事張懿宸先生一行。

  杜宇新說,哈藥集團是哈爾濱市國有重點企業,也是國內醫藥行業的重點企業。哈藥增資擴股不僅在哈爾濱市,而且在國內資本市場引起極大關注。他表示,在哈藥增資擴股完成後,投資各方應當共同努力,發揮哈藥的優勢,彌補哈藥的不足,鞏固和加強它在國內醫藥行業的領頭羊地位,爭取在更短時間內使它成為世界級企業。

  據新晚報報道,資產總額已過百億的哈藥集團在17年間經過3次重大改革,由一個國有獨資公司變成中外合資企業,闖出了國企改制的新路,也為哈藥集團向國際舞臺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為國有企業改制的成功典范。

  哈藥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為哈爾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在原哈市醫藥管理局所屬的31家國有企業的基礎上,組建成立了具有自主經營權的國有獨資企業,成為國內醫藥行業國有企業改革的先行者。

  1991年,哈藥集團進行了歷史上的第二次改革,哈爾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改組分為兩部分:哈藥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資產合理分割為兩部分:哈爾濱制藥三廠、哈爾濱制藥六廠、哈爾濱藥材總公司、哈爾濱醫藥供銷總公司等效益較好的12家企業保留在股份公司中,作為股份公司的分公司。12家企業中的國有資產折為國有股18764萬元,由哈藥集團有限公司代表國家持有;1990年1月12日,哈藥集團有限公司向社會公眾發行6500萬元股本金,由哈爾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和管理,並將集團公司的19戶企業劃出,以集團公司子公司的地位存在。1993年6月,哈爾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黑龍江省及中國醫藥行業首家上市公司。上市12年,在資本市場先後融資15.17億元,為公司擴大生產經營規模,調整產品結構,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市場競爭力奠定了堅實基礎。2004年,哈藥集團資產總額已經達到100.3億元,實現利潤3.1億元。

  由於歷史的原因,國有資產獨掌局面的弊端也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暴露出來。面對國內醫藥企業的聯合重組日漸昇溫,哈藥集團面臨第三次改革,借助戰略投資者的資本優勢,憑借自身的品牌優勢進行資本擴張,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哈藥集團新的發展方向。

  2004年12月,哈藥集團與中信資本、美國華平投資集團、黑龍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正式簽署《重組增資協議》。三家公司以現金方式向哈藥集團增資20.35億元,分別獲得哈藥集團22.5%、22.5%和10%的股份。今年6月,哈藥集團增資擴股項目獲國務院資產委員會批准,7月,哈藥集團企業性質由國有獨資公司變更為中外合資公司。

  3次重大改革,美國華平、中信資本等20億元資金的注入,國有獨資企業轉制為中外合資企業,良好的合作伙伴,進一步與國際制藥巨頭合資合作的機會,終於讓哈藥在國際化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