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建防浪牆擋住蟾蜍回家路 木板草墊搭跳板蟾蜍終獲『救生通道』
2005-09-22 16:05:38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艾俊良 蘆偉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2日電 21日15時,牡丹江市水務局用半米寬的木板和草墊搭到防浪牆上,每隔20米搭建一個,目前已經搭建了20塊『救生通道』,供蟾蜍通過。至此,牡市市民關注的數萬只蟾蜍因江邊修築的防浪牆擋住回家路,暫時得到了解決。

  據市民反映,9月初,成群的蟾蜍被阻擋在全長18.8公裡的防浪牆邊,又爬又跳,始終跳不過一米多高的防浪牆。它們大小不一,因為回不了家,有的蟾蜍死掉。這些蟾蜍每到春季和夏季就從江中爬到大堤內側的莊稼地和樹林裡捕食害蟲,秋天轉涼後再回到江裡去,但是今年夏天修起的防浪牆擋住了它們的回家路。

  據市水務局樓總工程師說,由於城市防浪牆修建完後,防浪牆內側的田地將被征用,在兩三年之內沿江道路建起來以後,農田就不存在了,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看,蟾蜍的生存環境也就不具備了。為了盡量減少蟾蜍死亡,解決眼前問題,水務局將在短期內組織人員在防浪牆上搭建木板、草墊,讓蟾蜍順利回家。

  樓總工程師還介紹,從長遠角度看,在今秋明春,水務部門放棄了在防浪牆內種草坪的打算,在堤防的設計上將采取生物措施,在堤防外側逐漸把混凝土坡改變成生物坡,種植攀爬類植物,使防浪牆形成綠色攀梯式屏障。同時,將在防浪牆內側每隔四五米種植低矮的灌木,為以後蟾蜍通行提供方便。

  樓總工程師表示,在以後建築類似工程時,他們將考慮到人與自然、人與生物的和諧,在設計理念上,更多地關注生物、關注自然。

  對此,一直關注此事的市民馮先生表示,現在正在創建和諧社會,人和動物也要和諧,工程建設也必須考慮到生態問題。搞防浪牆工程是好事,但是環保也一樣重要。一只蟾蜍死了不重要,但是成群蟾蜍如果面臨危險,那就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因為這不僅僅對蟾蜍有影響,有可能使部分區域的生物鏈遭到破壞。『別防了洪災招了蟲災』馮先生說。

  新聞資料

  蟾蜍,俗稱癩蛤蟆,是捕食田野害蟲的能手,一般是夜間捕食,它捕食害蟲的數量要高出青蛙2?3倍。蟾蜍是被列入國家『三有』(有益、有重要科研價值、有經濟價值)動物名錄的野生動物;是市郊、農村生物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