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4日電 為期10天的反價格欺詐大檢查日前結束,被檢查的30餘個商家中近80%涉嫌價格欺詐。市物價局負責人提醒消費者,『十一』臨近,節日購物時一定要對商家花樣繁多的促銷手段提高警惕,以免落入價格陷阱。特價廣告不可輕信
『特價』目前已經成為不少商家的促銷法寶,檢查發現,其中貓膩不少。在天一同心專業藥房有限公司萬達店,檢查人員發現,廣告標注『全場商品1元大特價』,但店內根本沒有一款1元的商品,事實上,只有購買了38元以上的藥品,再加1元纔能購買特價商品。物價部門指出,國家對特價商品是有嚴格規定的,必須有證據證明該產品是同類產品種價格最低的。
打折商品原價虛高
『原價588,現價428』,不少消費者衝著這句宣傳詞中的100多元的折扣購買了『他她女鞋』。可檢查人員發現,該商家根本拿不出曾按588元銷售的記錄。在食品行業也有類似現象,好利來蛋糕店銷售的一款月餅聲稱現價148元,原價268元,也同樣拿不出相關證據。市物價檢查分局王亞東指出這些都屬於比較明顯的虛構原價行為,目前比較常見。
進口商品要看原產地憑證
不少商品都聲稱是進口產品,但檢查發現,多數商家根本拿不出報關單、發票,沒有進口依據。在經緯街一家婚紗連鎖店,一套據稱是『韓國進口』的婚紗,要價5萬餘元,每天租金達1萬元,但無法出示進口報關單。維多利亞西餐廳內,4種標注原產地為美國、法國的洋酒也拿不出報關單和原始發票。王亞東指出,目前不少高價的進口產品,其實是在國內組裝的,消費者購買前一定要仔細看原產地憑證,必要的話,可以要求商家出示報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