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供電網絡科學合理 雙鴨山電網改造一年『撿』回500萬元
2005-09-24 23:36:5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淑芬 張益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4日電 談起雙鴨山電網改造前後的變化,雙鴨山市民韓女士感觸頗深:『以前電壓太低,燈管經常跳不起來,停電也是常有的事。現在可好了,孩子再也不用點蠟燭學習了。』

  隨著城市發展,用電量不斷增加,雙鴨山供電網絡結構布局不合理、部分設備陳舊老化等問題日漸突顯,電能損耗巨大,供電質量受影響,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大不便,同時還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

  2001年至2003年,該市電業局投資2700萬元對所轄供電網絡及計量裝置進行了改造。通過降低變壓器損耗和線路損耗,控制電能流失,保證供電質量。

  改造前,市電業局年損失電量約1800萬千瓦時;改造後年節能900多萬千瓦時,為企業挽回經濟損失500萬元。計量裝置將原來的機械表更換為電子表,減少了誤差,使計量數據更為准確。

  同時,加大內部管理力度,將人為因素導致的跑冒滴漏降至最低。運用峰谷調節電量,一天分三個時段,峰段電價上調50%,谷段(晚10:00次日5:00)下調50%,鼓勵用戶低谷用電,提高設備利用率。

  目前,雙礦集團電網改造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為了不妨礙居民用電,他們實施『零點工程』,在用電低峰時施工。改造從今年3月末開始施工,采用更趨合理的供電半徑,改用大線徑絕緣供電線和節能變壓器。以前網絡損失8% 9%,改造後可降為6%,僅市區年可節省電量450萬千瓦時。

  1997年以來,雙礦集團相繼對尖山區、四方臺區、寶山區的供電網絡進行了改造,實現了一戶一表,提高了用電質量,堵住了電量流失黑洞。農網改造前,跑冒滴漏現象嚴重,電能損耗大,流失的電量最後由農民自己『埋單』,致使農村電價普遍較高。通過新建變電所,縮短供電半徑,更換節能電度表等措施,使線路更加科學化、合理化,線損率由改造前的15%降至8%,每年節能98萬千瓦時。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