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畫中新娘 |
![]() |
寧志超在悉尼的生活照 |
東北網9月25日電 1995年,老功勛畫家奧拉洛夫·期傑巴娜偶然結識了畫中中國新娘的丈夫寧志超,寧志超得知老功勛畫家畫肖像特別有名,就在第二次拜訪時,帶上了新婚妻子的婚紗照片,請他為妻子畫一幅肖像。當時老功勛畫家欣然接受了請求,並和寧志超商量把照片的背景換成俄羅斯的森林,寧志超高興地表示下一次到俄羅斯時再取照片。老功勛畫家懷著對中國的熱切向往和對中國人民的深情厚誼,完成了這幅美麗的《中國新娘》肖像,但寧志超一直沒有來,10年過去了,寧志超還是沒出現。在病榻上,老功勛畫家仍念念不忘這幅《中國新娘》,不知道肖像主人為什麼沒再來。2003年,老功勛畫家去世了,臨終前他囑托妻子、同是藝術家的阿羅什娃·阿妮婭,一定要找到當年的中國新娘,把作品送給她,並把照片歸還。
今年9月22日,老藝術家的妻子阿羅什娃·阿妮婭帶著丈夫的臨終囑托,經過4天的旅途奔波,不遠萬裡來到哈爾濱。她把《中國新娘》肖像寄放到太陽島俄羅斯藝術展覽館,希望通過媒體和參觀畫展的觀眾,找到畫中的新娘。由於時隔久遠,加上阿羅什娃·阿妮婭提供的線索非常有限,這種找尋工作仿佛大海撈針一樣。為了幫助俄羅斯老畫家圓夢,本報聯合吉林新文化報、天津每日新報、中國日報駐黑龍江記者站以及新浪網等全國多家媒體,發起了此次尋找畫中美麗新娘的行動。
找到啦,畫中新娘在悉尼!
由本報發起的全國多家媒體聯合尋找美麗新娘的跨國行動終有結果,23日晚,畫中新娘終於找到,她竟然在遙遠的澳洲悉尼!哈爾濱—長春—悉尼,本報記者多方連線讓中斷了10年的跨國友誼重新聯結在一起。
23日19時30分許,與本報聯合進行找尋行動的吉林新文化報熱線電話響起,一位澳大利亞老者激動地說:『照片上的人是我的妻子!沒想到那位老畫家還記著我們。這10年來,我幾次想回俄羅斯取畫,但都沒找到合適的時間,這是我心中的一個遺憾。我一直在想,有一天,我一定要親自把畫取回來。』
這位澳大利亞老者原是吉林人,他在吉林的一位朋友看到《尋找美麗的中國新娘》報道後,便與幾位在悉尼的朋友聯系,這幾個人在悉尼看到網站上關於新娘的照片後,馬上告知新娘的丈夫——寧志超,寧志超看到網站的報道後非常激動,隨即撥通了越洋電話。這樣,在全國多家媒體的共同努力下,畫中新娘終於找到了。
新娘丈夫:10年來幾次想去取畫
本報記者隨後撥通寧志超的電話,寧志超說他就是報道中的『倪日超』,這是由於姓名音譯導致的偏差。寧志超說他原是吉林省雙遼市鄭家屯人,是一名瓷器收藏家、鑒定家,現已移居澳大利亞。由於曾在俄羅斯留學多年,所以俄語非常流利。年近七旬的寧志超向記者講述了那段塵封往事。
10年前,寧志超作為某電梯公司天津分公司的歐洲代理,來到了俄羅斯科拉斯諾市,在那裡結識了聯合收割機廠的廠長瓦諾佳·辛考夫斯基,兩人的關系很快就親如兄弟。一天,寧志超來到瓦諾佳家做客,經主人介紹結識了瓦諾佳樓上的鄰居、俄羅斯著名功勛畫家奧拉洛夫·期傑巴娜,並參觀了他的畫室。『當時,我特別喜歡收藏畫,一走進畫室就被老先生筆下栩栩如生的肖像畫吸引了,於是在第二次拜訪的時候,我帶去了幾張妻子的照片。』
其實,在老畫家根據寧先生妻子的照片完成那幅《中國新娘》油畫後,寧志超曾經去過他的畫室。『具體什麼時候我記不清了,但我記得當時只有老先生一人在家,我們一邊喝酒一邊研究畫,我感覺他把我的妻子畫得有點胖,希望他修改一下,一定要畫出中國女子的氣質。老先生欣然同意了,那天臨走時,他還贈了我一幅雪松的油畫。我們約好了取畫的時間,但當時因為有急事我就匆忙回國了,之後又來到了澳大利亞。這10年來,我幾次想回俄羅斯取畫,但都沒找到合適的時間,這是我心中的一個遺憾。我一直在想,有一天,我一定要親自把畫取回來。』
美麗新娘:異國送畫感動得流淚
畫中美麗的新娘名叫李佶,今年52歲。在越洋電話中,李佶激動地對本報記者說:『在網站上看到了那個報道和我的照片,我內心特別激動,當我讀到老畫家的妻子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哈爾濱,為的就是給我們送這幅油畫時,我感動得流下了熱淚。當年,我丈夫只向我要了幾張照片,說要找一位俄羅斯著名畫家幫我畫像,我當時挺高興的。後來因為一些變動,我很遺憾一直沒能看到這幅作品。10年了,我們也時刻想回俄羅斯去取回油畫,但都被一些事情耽誤了。真沒想到我還有機會看到這幅作品,這真是一個天大的驚喜。我們從中國來到澳洲,俄羅斯畫家的妻子又因找我們去了中國哈爾濱,通過你們報社找到了我們,這真太不可思議了,像夢一樣。現在我內心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親手從老先生的手中取回油畫,但是能從老先生的妻子手中取回那幅油畫,我同樣感到非常榮幸。我希望盡快見到俄羅斯畫家的妻子,向她表達我們的感激之情,也希望中俄兩國人民的友誼萬古長存。
阿羅什娃:中國人太偉大了!
當本報記者通知太陽島俄羅斯藝術展覽館館長劉明秀,已經找到了油畫中那位美麗新娘的時候,劉館長興奮地說:『太棒了!我現在馬上到阿羅什娃所住的房間通知她!』1分鍾後,記者從電話中聽到了一片歡呼聲,對方的翻譯激動地說:『老人聽說找到美麗新娘後連聲高呼:「烏拉!烏拉!烏拉!」現在,在場的十幾位俄羅斯藝術家都高興地擁抱在了一起,大家開始跳起了俄羅斯的民族舞蹈。』
據劉明秀介紹,阿羅什娃·阿妮婭聽到這個好消息以後,高興地換了一件紅色的上衣,然後拿出從俄羅斯帶來的糖果分發給在場的每個人,在場的十幾位俄羅斯藝術家紛紛回到自己的房間,拿來糖果、香檳、啤酒共同分享老人的喜悅和幸福。阿羅什娃·阿妮婭說:『我太激動了,也太吃驚了,我不知道該說什麼,我只想說謝謝,謝謝大家,沒想到這麼快就找到了,中國人太偉大了!我完成了丈夫的心願,同時也完成了自己的心願。』
畫家妻子連線畫中新娘
在本報記者與吉林新文化報記者的溝通下,遠在悉尼的寧志超、李佶夫婦與身在哈爾濱的阿羅什娃·阿妮婭終於通上了電話。相隔千山萬水,卻不能隔斷兩國人民間的友情。
在親切通話後,激動的寧志超、李佶夫婦再次給本報記者打來電話說:『感謝你們的幫助,幫我們消除了心中的遺憾,也勾起了我和妻子對那個時代和那段往事的回憶。』寧志超說,一聽到阿羅什娃·阿妮婭的聲音,自己竟激動得說不出話來。『拿著電話的手都開始顫抖了,我真的很激動,眼淚就在眼圈裡,這些年來我也一直想聯系他們一家人,一晃就是10年啊!此刻我和妻子都感到非常幸福,不管怎麼樣,10年後我們通過這幅畫終於再次聯系上了,不容易啊!』當李佶和阿羅什娃通話時,寧先生在一旁翻譯。電話中寧先生夫婦和阿羅什娃·阿妮婭約定,一個月後,將到哈爾濱取回那幅油畫,同時參加阿羅什娃女士在太陽島俄羅斯藝術展覽館舉辦的個人畫展。
隨後記者又與阿羅什娃·阿妮婭聯系,她說:『今天晚上發生的一切就像是一場夢,我不敢相信,但確實發生了,太謝謝你們了,中國人太偉大了!這一下在25號我就可以放心地回國了,我太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