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齊齊哈爾公安部門『大接訪』架起與百姓溝通的彩橋
2005-09-26 09:23:28 來源:東北網-鶴城晚報  作者:李錦白 應昊陽 馮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6日電 齊齊哈爾市公安部門『大接訪』受理信訪案件952起,辦結952起,停訪息訴949起

  為期4個月的全市公安機關『集中處理群眾信訪工作』日前圓滿結束。面對一面面錦旗和一封封飽含深情的感謝信,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孫玉生感到更多的是觸動和震撼,他在公安工作會議上說:『上訪群眾問題解決了,他們對我們鞠躬、作揖,甚至淚流滿面,對於這些舉動,我們不能輕談感動,成績面前沾沾自喜要不得,而是應該感到慚愧和內疚。因為,很多事情是我們公安機關應該做而沒有做的,其中很多問題都是由於部分公安民警傷害群眾感情、漠視群眾疾苦所引起的。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大接訪」的大好機遇,趁勢把影響公安發展的難題解決,提高民警素質,架起與百姓溝通的橋梁。

  那麼,『大接訪』活動,究竟給群眾帶來了什麼,又給公安民警帶來多少收獲和反思呢?

  『信訪超市』縮短了警民距離

  6月28日,齊齊哈爾市公安局經過精心籌備,在『新世界』文化宮大廳內,組織開展了全市范圍的『信訪超市』活動。

  當日上午8時30分,新世界娛樂城內聚集了數百名群眾,他們每人手中拿著一張《公安機關集中處理群眾信訪問題登記表》,秩序井然地等待向公安機關反映和諮詢問題。活動中,市公安局在候訪大廳為上訪群眾准備了礦泉水;為防止一些年老體弱的上訪人因心情激動出現意外,還在現場設立了醫療站;看到行動不便坐輪椅前來的上訪人,孫玉生局長細心地安排民警連輪椅一齊抬進接訪大廳,優先接待;面對耳聾眼花的87歲高齡的上訪人,孫玉生局長耐心接待了老人,聽取老人的訴求。事後,孫玉生局長考慮到上訪人年紀大、行動不便的實際情況,留下了老人電話,並責成專人將老人護送回家。上訪人富某在得到孫玉生局長滿意的答復後,在信訪人意見一欄中寫下了『十二分滿意』。活動現場,孫玉生局長有理有據的答復,全體工作人員視群眾至上、以人為本的態度和熱情周到的服務,讓上訪群眾消除了『大接訪』只是『一陣風』的顧慮,同時也拉近了公安民警和群眾之間的距離。

  為了徹底解決群眾上訪問題,市公安局開展了回訪活動,走進上訪者家中,詢問上訪者解決問題是否到位,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切實從百姓角度出發,用行動來平息上訪者的怨憤。近日,孫玉生局長來到了一重集團退休工人楊孝義家,就其已經停訪息訴的問題進行回訪。2002年2月5日,楊孝義和他的兒子楊鐵勇被犯罪嫌疑人孫某無故辱罵毆打,由於孫某揮刀對二人亂刺,當場導致楊鐵勇失血性休克,楊孝義則被打成輕傷。孫某在傷人後逃之夭夭。此後3年多的時間裡,公安機關一直未破案,留有後遺癥的楊鐵勇獨自承擔了大量醫療費用。『大接訪』活動開始後,富拉爾基公安分局局長刑羿親自包此案,派出追捕組赴山東、河北等地,終於將孫某緝拿歸案。在楊孝義家,孫玉生局長現場向楊及其家人了解詢問他們對公安機關處理結果是否滿意,是否還有什麼意見。楊孝義緊握著孫玉生局長的手,眼中泛著淚花激動的說:『案子沒破之前,我對公安機關有抵觸怨恨情緒,對公安機關有很多不理解,現在這些誤會都解除了,我們全家就剩下感謝了!』

  強化素質讓百姓滿意

  『大接訪』清欠『舊帳』的根本是解決群眾上訪問題,然而眾多群眾上訪問題中,都暴露出了個別民警對法律法規掌握不准,而造成執法程序上的失誤,從而給群眾帶來了傷害。

  1998年,龍江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在辦理一起詐騙案件過程中,由於未及時調查取證和抓捕嫌疑人王某,造成該案長期未結。多年來,當事人姬某多次到國家公安部、省公安廳上訪。大接訪活動中,姬某的案件在較短的時間裡得到了處理。鑒於本案中公安民警的失職行為,龍江縣公安機關按照市局黨委的意見對原經偵大隊領導和有關民警給予了行政警告、通報批評等處分。對於大接訪活動中暴露出的民警失職行為,市公安局黨委絕不護短。在處置群眾信訪過程中,反映出一些民警執法辦案隨意性大,行為不規范,違反程序法,侵犯群眾切身利益,引起群眾不滿,進而產生群眾信訪問題的佔有較大比重。為此,齊市公安機關高度重視用制度來規范執法行為,用機制來規范執法行為,尤其是啟動了執法責任追究制,針對不落實的事,追究不落實的人。截止目前,齊市各級公安機關在大接訪活動中已追究責任民警59人,這些民警除受到各種行政處分及通報批評外,還有一部分基層所隊科領導得到免職處理。

  對失責民警進行相應的處分,固然可以糾正錯誤,但要想徹底解決問題,就得從提高民警素質根源上抓起。

  市公安局為提高民警素質,從今年初就開辦了職警官技能培訓班,針對民警的情況,制定了『缺啥補啥』的教學計劃。截至目前已經培訓了1200餘人。與此同時,龍沙公安分局民航路派出所在開展『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活動中取得的成功經驗,為全市公安系統提高民警素質樹立了典型。在民航路派出所每個民警手裡都有《執法辦案手冊》和《派出所執法工作60問》,心裡都裝著『走程序,必嚴謹,先扣押,後收繳;裁決前,要告知,公民權,莫侵犯;審批表,要填細,漏環節,必違法』的執法『三字經』。這樣一來,當民警辦案或處理民事糾紛時,他們便可以借助這兩本手冊,規范辦案程序,徹底堵住辦案漏洞,從而減少群眾因民警執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而上訪告狀現象。

  百姓的事就是我們的事

  『大接訪』不僅僅是清欠積案,更重要的是服務群眾。全市公安系統在全力偵破各類積案的同時,各級戶政部門也加強了服務力度。

  劉金中一家7口人,1978年由河北省阜城縣來齊謀生,2003年11月將本人戶口落入建華區建設路東崗委201組,妻子王秀英於1996年死亡,長女、長子先後在齊落戶,還剩下三個子女沒有戶口,雖然他們有自己的住房,但因為手持遷移證沒有戶口,而無法得到居民身份證和領取房屋產權證。戶政處得知劉金中的情況後,派民警到劉家解決實際困難,比照相關落戶條件,特事特辦解決了劉家3個子女落戶的難題。

  5月24日,家住建華區東五派出所轄區的賀某和其姐姐來到了戶政處,反映自己因為20年沒戶口,孩子現在10歲了卻不能上學的問題。賀某早在1985年因盜竊被勞動教養3年,當時人和戶口一起被送到勞教所,由於賀某身體有病又被返送回家,卻將戶口遷移證丟失。這幾年,賀某為了落戶去派出所無數次,始終沒有辦成。了解情況後,戶政處民警立即到市局檔案室調檔,查閱賀某1985年勞動教養的卷宗,並和賀某所在社區民警取得聯系核實情況。次日,即將賀某及女兒的戶口落上。

  泰來縣公安局黨委在大接訪期間,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今年7月29日,泰來縣公安局控申科收到一封發自內蒙呼倫貝爾盟鄂倫春自治旗大楊樹鎮大洋商城趙忠明的來信。寄信人趙忠明老人稱:其全家八口人原居住在泰來縣湯池鎮,於1988年6月舉家搬遷到了內蒙呼盟鄂旗大楊樹鎮謀生,當時沒有遷戶口。大楊樹鎮於1988年、1989年漲了兩次大水,家中被淹,戶口及相關證件全部丟失,曾於1996年回湯池派出所補辦,但沒有辦成。

  由於趙忠明一家搬走的時間已達17年之久,有些情況需做進一步的調查與核實,控申科給趙忠明老人回信,讓趙家來一名能說明戶口情況的成員,並帶來全家人現存的所有證件,為戶口調查工作提供第一手材料。湯池派出所根據趙忠明所提供的17年前其戶口所在的地址進行全方位的戶卡查閱及戶口檔案的核查工作,將趙忠明一家人的戶口情況調查清楚。7月29日的回信發出後,趙忠明一直沒有回音,8月11日控申科又發出了第二封掛號信。由於趙忠明的來信中沒留聯系電話,為確保能盡快與趙忠明取得聯系。泰來警方按照通信地址與大楊樹公安局取得了聯系,讓其幫助查找大洋商城的老人的親戚王麗梅,經與大洋商城經理聯系得知,大洋商城現有業主300多家,要找到王麗梅需要時間。在大楊樹公安局及大洋商城楊經理的協助下,經過8個小時的查找,終於聯系上了王麗梅,同時得知回信已收到,並說趙忠明要親自回湯池鎮辦理此事。8月22日,趙忠明回到了闊別17年的家鄉,湯池派出所根據所查事實,於當天將其戶口問題予以解決。趙忠明老人捧著戶口本含著眼淚說:『當初寫這封信的時候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因為我們全家人離開的時間太長了,已經17年多了,這中間也找過,但都沒有結果,沒想到泰來縣公安局各位領導這麼重視此事,及時給我回了信,想盡辦法打電話與我聯系,並做了大量的工作,幫我把戶口問題給解決了,真是感恩不盡啊』!

  截止目前,全市公安機關受理信訪案件952起,辦結952起,停訪息訴949起,辦結率100%,停訪息訴率99.6%。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