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7日電 近日,針對哈市接連發生的幾起塌方事件,省建設廳在全省范圍內下發明傳電報,要求各施工企業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和規范作業,明確監管職責,如再發現施工現場標准規范不到位,將嚴肅處理。同時要求所有在建的基礎工程(挖土方工程)即日起停工檢查,並對所有在建工程進行安全大檢查。
省建設廳要求各市地立即進行一次土方開挖、基坑支護工程安全生產檢查,重點檢查:
1、土方開挖作業前,施工單位是否將有關安全施工的技術要求和操作規程向作業班組、作業人員進行詳細說明;
2、施工單位施工前是否制定滿足生產安全需要的專項安全施工方案,方案是否履行了企業總工、現場總監理工程師審核批准手續,是否按規定履行了專家論證審查手續;
3、監理單位對有關施工安全隱患是否及時下發隱患整改或停工通知書,在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繼續施工時,是否及時通知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相關鏈接·
溝,不該這樣挖的專家稱不放坡不打支架導致塌方
本報26日訊 記者今日從省建設廳了解到,哈市部分工地發生塌方事件,是由於施工企業交叉作業,為保工期在挖溝時不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加上工種繁多協調不當所致。
省建設廳安全站站長閻琪介紹,經初步調查,發生在哈市動力區哈大公路管理處門前的塌方事件和哈市道裡區新陽路上的化糞池塌方事件都是因為施工單位沒有按照規程操作,在挖溝下管時沒有采取放坡措施,挖溝現場沒有打支架和護壁樁,釀成塌方慘劇。
據專家介紹,違規施工泛濫的原因是一些施工企業對挖溝一類的基礎工程重視不夠,存有僥幸心理,嫌麻煩。如果完全按照規程施工,在挖溝時就要根據設計圖紙的不同進行放坡處理,這樣就要多費人力、多花時間。例如挖5米深的溝,在放坡時就要放出七八米。而安全規程要求的打支架、打護壁樁等操作起來也十分麻煩。
25日,記者在哈市香坊區一處工地上看到,該工地采取機械挖溝,但是同樣沒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一處工地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工地要求『十一』前交工入戶,如果不能收尾交工就得對業戶進行賠償,因此只能冒險行事。
據省建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9月到11月,是工地事故高發期,因這一時期大部分工程面臨收尾,還有一些工程搶著打地基,以便明年開春開工。一些工地多工程交叉作業,而開發商在將施工項目承包給建築商後,建築商又會將工程層層發包,因此各工程間缺少協調配合,尤其在安全防護方面問題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