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8日電 又近『十一』黃金周,哈爾濱市的家電市場將迎來一年中的最好銷售時節。盡管這些年來哈市的家電銷售業越來越成熟、家電產品價格越來越低,但一些消費者在購買家電時還是感到茫然,原因是一些銷售人員熱情有餘,但必要的專業知識、誠信經營有所缺失,市民們期待更專業、更守信的銷售商。
一些市民反映,在購買家電時很少能從銷售人員口中了解到產品的真實性能、相關技術及國家的政策規定,原因是銷售者對這些也一無所知。近日,記者來到道裡一家電賣場。在空調專櫃前,記者指著一款標有能效五級標志的特價空調說:『只可惜不是節能空調。』沒想到,銷售人員馬上信誓旦旦地表示這就是節能空調,並說他們的產品都貼有能效標志,只要有這種能效標志就是符合國家標准的節能產品。但實際上根據國家標准,能效五級空調只是最低能效標准,達到這個標准只能說是合格產品,而非節能產品。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如今在家電銷售過程中,為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片面誇大宣傳的做法已經成為不少家電廠商促銷的常用手段。記者走訪了多家賣場,十幾位銷售人員無一人主動向記者介紹因為產品的不足而在使用時應注意些什麼,大多數人都在極力宣稱自己的產品如何如何好,對於缺點只字不提。以特價商品為例,記者發現大多數的特價空調、冰箱都是沒有達到能效比而被淘汰的產品,但銷售人員卻說,之所以特價是因為商場要回報消費者。
除了不專業、缺乏誠信外,許多銷售人員對待消費者還缺少必要的責任心。記者了解到,現在的家電說明書很難看得懂,尤其是中老年消費者無法照說明書來操作家電。然而,銷售人員只關心銷售,缺乏為消費者排懮解難的責任感,很少教購買者該如何操作家電產品。
采訪中,大多數消費者都呼吁家電商們,在熱拼價格、比拼熱情外,還應該加大為消費者的服務意識,讓消費者放心買家電、安心用家電,這纔是經營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