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在活動中體味快樂 掃描黑龍江省大學生文化生活
2005-09-28 13:55:4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穎 吳利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8日電 題:在活動中體味快樂掃描黑龍江省大學生文化生活

  大學校園文化素以人纔與知識密集而有別於一般的文化理念,以其具有思想活躍、文化品位高等諸多特點,呈現出積極、健康、清新、高雅的風貌。如今走進大學校園,這種風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濃濃的現代大學生文化氣撲面而來。

  從詩社到綠色環保協會

  今年已經52歲的肖顯龍,回憶在哈師大歷史系讀書時很有感慨:那個時候,大學生的文化活動,主要是各種文學社、詩社。至今他還記得給詩社寫的詩:薄霧的天空,飛舞著思念的葉子,飄落在地上的是一滴眼淚……』他的很多同學都加入了詩社或者文學社。『恐怕參加詩社、文學社成了恢復高考後幾批大學生主要的文化內容。』

  已在哈市機關工作多年的張天宇說,89年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那時候,文化內容又增加了舞會,舞會曾一時風靡大學校園,『「掃舞盲」成為課後的一項重要內容,舞會成為鍛煉自己社交能力的一種手段了』。

  在哈工大團委工作半年了的黃超說:『師哥師姐們那時的文化內容依然延續著,只是現在文化內容更豐富了。詩社、文學社僅為校園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現在,我省很多高校根據大學生的不同特點,相繼開展各種文化活動,正在努力形成特色校園文化。哈爾濱理工大學每年都會舉辦科技文化藝術節,今年的主題是『愛國愛黨立志成纔』。十五個學院全部參與其中,每個學院都要拿出文化精品。最具特色的就是把文化與學科內容結合起來。應用科技學院的『應用之光』、法律學院的『律意昂然』,都展示了學科特點,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們的一種文化素養。哈工大設立的『201』講壇,邀請白岩松、張朝陽等名人到講壇來做客。

  目前,我省高校中,大學生校園文化生活趨向於多樣化、知識化、實踐性等方面發展,學生根據自己愛好成立各種協會或團體,他們成為校園文化活動的主力和先鋒。哈工大已有百十個學生協會,其中『綠色環保』協會被評為全國十大優秀學生社團。『從純文學的詩社到關注環保的團體,這是一個多大的文化跨越呀。』一位大學校長頗有感觸地說。

  哈工程大學吳雲教授認為,現在的大學生思維方式活躍,接受思想快。社會的變革對校園文化生活也有一定影響,為此,形成了多元、多層次的校園文化生活結構,這種結構利於健康的文化形成。在活動中鍛煉自己

  哈爾濱理工大學大三學生石志平,今年暑假帶著青年志願者協會、游學社和綠蔭協會舉辦了『重走長征路』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7月23日從廣西桂林興安縣出發,沿長征路線徒步,於8月19日晚抵達遵義。跨越廣西湖南貴州三省的13個縣,行程900餘公裡。『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經常被一些小事感動,團隊精神讓我們克服了諸多困難,鍛煉了自己。尤其是在幫助了別人之後,心裡感到特別的欣慰。』石志平由衷感嘆道。哈理工大學、哈工大等校園均成立大學生青年志願者指導中心,組織大學生奉獻愛心。哈工大志願者曾幫助過花園社區的農民工子女陳紅顏。這些志願者還常到貧困家庭中進行幫扶。黃超說,志願者這種行為,悄然成為了哈工大的一種文化底蘊的延續。目前,哈工大已連續三年共派出24名大學生到山西貧困縣進行援教。

  哈工大管理學院的學生為展現自己的個性,自編自拍電視劇《假象》,《假象》在學校公演,反響非常好,參與者受到了極大的鼓舞。現在很多大學生時興拍攝『紀實片』———實習生活、志願者生活等。有的學生還制作短片,張揚自己個性的潛能。

  一位負責學生工作的教師說,現在大學生不盲目追逐,頭腦冷靜,少有了父輩的衝動,在校園內無論選擇怎樣的文化角色,潛意識的都在鍛煉自己,從某種角度說,文化活動讓學生們更加成熟了。

  記者手記

  正如哈爾濱商業大學的一位教授所說,健康的大學生文化應該是一種引導人、激勵人、鼓舞人的內在動力,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奮進的一面旗幟。它將對學生的道德人格、倫理規范、思維方式等產生深刻影響。大學校園並非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也要受到各種不良文化思想衝擊。青年學生可塑性強,其思想性格、道德、情操等正在形成過程中。在這個時候,有無文化的介入和滲透,有什麼樣的文化介入和滲透,結果是大不一樣的。在青年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文化不僅不能缺位,而且必須承擔重要任務。令人欣喜的是我省高校積極倡導健康的大學文化生活,哈爾濱理工大學團委,通過各種文化活動,引導學生們用健康的思想豐富自己的頭腦。黑龍江大學定期開展知識演講,進行學術交流。哈爾濱工程大學開展『我愛中華我愛國防』講演,激發學生們的愛國熱情。一些高校利用校內的社團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利用校廣播站,各級學生網站等重要載體,積極傳播向上的文化信息。相信在這樣一種氛圍內,我省的大學生們一定能在豐富自己知識的同時,淨化靈魂,完善自己。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