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9月29日電 年逾古稀的市民田瑞珊嘔心瀝血、用半年多時間采用小篆字體書寫2009個不同寫法的異體『壽』字的『千壽圖』日前封筆。他表示將於2009年慶祝建國60周年之際,把他的作品奉獻給國家。
今年76歲高齡的田瑞珊酷愛書法,並特別喜好收集『百壽圖』、『百福圖』等『百字圖』。1981年,田瑞珊到北戴河療養時,正趕上該地美術館展出『百壽圖』,當時不讓照相、臨摹,田瑞珊就天天在兜裡揣著鉛筆和小本,帶著一個小板凳坐到『百壽圖』前,把手放在兜裡臨摹『壽』字的寫法。工作人員發現了他的『小伎倆』後深受感動,『特批』他可以隨時臨摹。在北戴河療養14天,田瑞珊在美術館泡了7天。
兩年前,田瑞珊萌發了創作『千壽圖』慶祝建國60周年的想法,於是他找出自己20多年來收集的40多幅百壽圖,從中尋找各種不同寫法的『壽』字。他先用宣紙打了4遍草稿,每行寫5個字,用第一行的5個字逐行對照有沒有重復的,再用第二行、第三行一路對照下去,遇到重復的就挑出來重寫,這樣僅草稿就對照了萬餘次。歷時半年多的時間,他創作的『千壽圖』終於封筆。
記者看到,田瑞珊創作的『千壽圖』長20米、寬54.5厘米,每個字長6厘米、寬3厘米,豎排每行5個字,共計402行、2009個字。整幅作品用絲絹書寫,字體十分工整,每個字的寫法都不一樣。田瑞珊笑著對記者說:『我之所以現在創作出來,是怕到2009年80歲時手不聽使喚了。到國慶60周年的時候,我要把這幅作品送到北京,獻給國家。』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