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日電 在哈爾濱的大街小巷,我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120』急救車穿梭的身影。正是這些醫護人員不分晝夜地忙碌,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9月27日晚,記者走進『120』急救中心,和醫護人員一起出車、救助、拉運病人。搔擾電話每天不斷
9月27日18時許,記者走進了哈爾濱市『120』急救中心的通迅科,接線員正在忙碌著接聽電話。所有撥打『120』的電話都會集中在通迅科的電腦系統中,由接線員根據地點、病情等情況通知最近的急救分站派出急救車輛。18時22分,急救電話電話響起,接線員詢問對方需要什麼幫助,對方回答稱要找洗浴中心,接線員告訴對方撥錯號了。這名接線員告訴記者,她們每天都會接到很多騷擾電話,有的是對方不說話,有的是不小心撥錯了,還有的人在電話中污言穢語……爭分奪秒是職責
19時02分,一名市民打來求救電話,稱家中一名81歲的老人突發心髒病,位置在海城街附近。全副武裝的記者緊跟醫護人員和擔架員一溜兒小跑登上了急救車,在『嗚嗚』作響的鳴笛聲中駛向海城街。一路上,司機爭分奪秒,很快到達目的地。在家屬的帶領下,記者跟隨進入了樓道,在上樓時記者發現,擔架員王偉關閉了每層走廊中的窗戶。急救人員現場初步診斷老人為心髒病突發,建議將老人送往醫院觀察。家屬同意後,擔架員麻利地將老人抬上了擔架,下樓時,記者纔明白,擔架員在上樓梯時將各樓層窗戶關閉是為了搬運患者時不受到阻礙。看來,擔架員不僅具備體力,還需要一份處處為患者著想的細心。
細心與耐心成操守
夜幕中,另一組急救人員正快步進入另一輛急救車中,記者見狀也跟著上了車。根據出車單顯示,要車的老漢居住在南崗區某小區2號樓204室,老伴兒心髒病突發。司機一路打聽終於找到了某小區2號樓,可是上樓後纔發現每層樓中只有三戶人家,沒有204室。時間緊迫,醫護人員下車分別向居民打聽,司機與『120』中心聯系查找准確地址。『120』通訊中心又打電話核實,原來在電話中,由於患者家屬當時緊張過度,沒有說清家庭住址。當急救人員趕到家中時,看到一名60多歲的婦女躺在床上昏迷過去,經過緊張搶救後,患者被順利送入醫院。
據哈爾濱市『120』急救中心統計,9月27時18時至28日6時,共接到各類電話895次,實際派車次數為161次,其中空駛近20次。在采訪中,急救人員表達了他們的心聲,救死扶傷是醫生的職責,他們希望廣大市民提高社會公德,不要隨意撥打急救電話,佔用急救資源,讓更多病人得到及時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