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6日電 今晚報東北采訪組從中國版圖的東端,驅車行程兩天到達北部。途經佳木斯、哈爾濱,從三江平原到達松嫩平原,橫跨紮龍濕地,穿過齊齊哈爾市區,昨天到達梅裡斯達斡爾族區。
途經著名的紮龍濕地,這裡生活著大量的野生丹頂鶴,蔚藍的天空下到處是一望無際的蘆葦和連綿不斷的沼澤,從車上眺望遠處濕地中的丹頂鶴依稀可見。
梅裡斯達斡爾族區位於松嫩平原西部,嫩江中游右岸,東與齊齊哈爾市中心城區隔江相望。全國達斡爾族有12萬人口,梅裡斯達斡爾族區有1.2萬人口。這是一個半耕半牧的民族,眾多人從事漁獵生產,曾在抗擊沙俄和抗日戰爭中做出重大犧牲。
區原政協副主席德明瑞老人在達斡爾族中德高望眾,他請來多位研究達斡爾族歷史的專家,向記者介紹有關情況。達斡爾族的風俗、飲食、服飾都有特色,主食是喬面、手扒肉、鮮奶、稷子米、鯽魚湯,語言為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他們也過春節,但正月十六是抹黑節,父母用鍋底灰抹在孩子臉上,平輩在馬路上互抹以求吉祥。過去的宗教信奉薩滿神祀活動,現代年輕人不再信奉。齊齊哈爾其實是達斡爾語,意為比較陡峭的邊疆。達斡爾族的族源問題,專家學者有兩種意見,一種認為是契丹族後裔,一種認為是蒙古族後裔。專家學者普遍認為契丹人是達斡爾族人的祖先,達斡爾族群眾也認為自己是契丹人後裔。金滅遼後,再沒有契丹人去向記錄。前不久,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有關專家,從赤峰地區考古發掘出土的契丹人頭骨、牙齒和契丹女屍的腕骨中提取的DNA與達斡爾族人血樣中提取的DNA進行比較,結果表明,現代達斡爾族與契丹人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相近,現代蒙古族與契丹人只有百分之三十相近。契丹人與達斡爾族有著最近的親緣、遺傳關系,醫學科學論證達斡爾族就是契丹人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