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黑龍江頻道報道:新形勢下,如何做到育人為本、德育為首,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通過一手抓師德,一手抓生德,以師德育生德,以生德強師德的"雙德"工程,有效促進了教師職業道德和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近日,他們的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廣。
牡丹江市中小學德育工作雖然從未間斷,但德育內容關注社會多,貼近學生少;德育過程聽的多,實踐少;德育方法說教多,體驗少;德育評價虛的多,實的少。為改進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德育建設,去年起,牡丹江全面啟動"雙德"工程,探索中小學德育教育的新模式。市委成立了中小學德育工作領導小組;設立德育專項基金;市直屬中小學配備了德育副校長;各中小學圍繞以德治校建立制度325項,平均每校16項;對教師開展師德師風測評,將測評結果作為評定教師師德水平和工作業績的依據,與教師的聘任、評職稱和獎懲掛鉤。
實施"雙德"工程,課程是重點,教師是關鍵。牡丹江各中小學校積極引導教師根據學科課程內容,挖掘人文類課程中豐富的歷史與人文、思想與政治等教育因素;理科類課程中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和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等教育內容;藝體類課程中熱愛生活的高尚情操和審美意識等內容。他們還把學生需要的、教師能力所及的、學校所在社區能夠提供的德育資源挖掘出來,共開發了8個方面120多個門類的校本德育課程。建立了八女投江紀念館、楊子榮烈士陵園等革命傳統教育、國防教育、傳統美德教育一大批德育基地。在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的同時,教師們也淨化了心靈,強化了師德。今年6月,寧安市沙蘭鎮突發特大山洪時,校長、教師臨危不懼,捨死忘生,勇救學生的事跡,贏得了社會對教師的尊重。
牡丹江在推進"雙德"工程過程中,還努力構建平等、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形成相互學習、相互激勵、共同進步的良性循環,從而實現生德與師德的有效互動。各中小學還設計有利於師生互動、共同體驗、感悟交流的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今年5月,市第一中學組織學生對市區"一江三溪"的環境和水質狀況進行調查,寫出調查報告並向市政府提出書面建議,受到市政府的重視,全市奮戰百天,完成了對"一江三溪"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