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1日電 10日是國家規定22種常用藥品價格下調第一天,記者走訪後發現,哈爾濱市各大醫院、藥店准備充分,已經開始對規定藥品按新的價格標准出售。但有許多市民對此反映平淡,市民們認為,藥品降價是好事,但以前國家也下調藥品價格可百姓看病仍然越來越貴。22種藥品降價離百姓真正看得起病還有很大距離。
醫院藥店准備充分
10日,記者分別走訪了哈醫大一院、哈醫大二院、省醫院、紅十字中心醫院、哈市第一醫院、寶豐藥店等醫院和藥店,這些醫院和藥店都開始按照新的價格標准售藥。
記者在省醫院南崗分院看到,一塊降價藥品公示牌立在藥局旁邊的牆上,上面列明了降價的藥品名稱、劑型、規格和降價後的價格。據藥局主任楊敏介紹,在這次藥品降價中,省醫院南崗分院共有37種不同劑型規格的藥物降價。自從接到通知後,藥局便將降價藥品價格進行重新錄入,今早上班前已將公示牌安裝好。對一些此前入院的患者,醫院還決定將他們已經開出但還沒有使用的藥物按新價格收費,將已經收取的藥費把差價反還給患者。
在黑龍江省醫院,該院藥學部霍主任介紹,醫院的工作人員在10日早晨上班時就把已經更改的藥品價格表掛在了牆上。在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頭孢他啶注射劑1克裝的賣18元,硫酸奈替米星100毫昇裝的注射劑賣18元,均是按照新規定的價格出售。在南崗區東大直街上的寶豐藥店,工作人員9日晚就已把降價藥品的價格標簽填寫好,今天藥店裡每隔半小時就廣播一次降價藥品的名稱、價格和所在櫃臺。
據了解,此次哈醫大一院有105種不同劑型規格藥品降價,每月可為就診患者減輕醫藥費用100餘萬元。
個別藥品降價退市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在9月28日下發了限價通知,因此有些制藥企業生產的藥品在『十·一』之前就退出了市場。嘉誠大藥房的王經理告訴記者,現在加替沙星片劑已經斷貨。據他分析,在降價的22種藥品中,加替沙星藥品的價格約降64%,做這種藥的利潤縮小了很多,而片劑的利潤空間就更小了,片劑與膠囊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因此廠家在『十·一』之前就不做片劑,只做膠囊了。哈醫大一院藥劑部主任馬滿玲告訴記者,目前醫院使用的各種藥品大多數是在國家公布降價以前進的藥,因此還沒有出現藥品斷貨的情況。但根據以往的經驗,在藥品降價後,一些藥品生產企業會因為降價藥品的利潤空間過小而放棄生產此類藥品,從而出現便宜藥退市斷貨的現象,估計退市的藥品會在5%左右。
市民對降價反映平淡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雖然一些市民因為早知道藥品要降價而延時購藥,但大多數市民對藥品降價反映冷淡,認為部分藥品價格下調無法從根本上讓老百姓擺脫有病進不起醫院的窘境。
在嘉誠大藥房裡,來買藥的李先生對記者說,這幾年國家幾次調控藥品降價,可老百姓卻越來越看不起病,藥品降價雖然是好事,但應該從根本上解決看病貴的問題。在健強大藥房,剛買了一盒阿奇霉素張女士說,藥品降價是好事,但這也說明原來的藥價是多麼不合理,藥品降價說是為了遏制藥價虛高,可現在的藥價就是沒有水分的嗎?
在和興路上的人民同泰藥店裡,來買藥的劉老先生說,此次雖然有部分藥品降低了價格,可是還是有很多救命藥的價格居高不下。而且現在老百姓看病不光是用藥的問題,進了大醫院,CT、核磁共振等各種儀器檢查的費用仍然讓普通老百姓無法承受。老百姓有病進不起醫院、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不是僅僅依靠幾種藥品價格下調就能解決得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