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千戶居民將告別『臭水溝』 百姓回憶半世紀滄桑變遷
2005-10-11 06:12:1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錫菊 趙政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1日電 哈爾濱市有關部門近日決定,將對道裡區顧鄉躍進棚戶區進行拆遷改造。記者10日走進這片棚戶區,親身感受了這裡的髒亂環境———臭氣熏天的何家溝旁,低矮的平房一片連著一片,居民家門口一條條排水溝,房前屋後遍地的垃圾……面對這些,在這裡居住了50多年的居民很早就希望能有一個清潔、乾淨的居住環境。

  『臭水溝』旁居住50年

  在西河溝街190-12號,記者見到了正在收拾東西的劉老先生。據他講,自己在這兒住了50多年了,每天一推開家門就能看到門口排污水的小溝,一到雨天屋頂就開始不斷滴水,由於劉老先生家地勢較低,經常會有大量雨水倒灌屋內,家人只好穿雨靴。春秋季節風大的時候,整個棚戶區塵土遮天蔽日,家裡的炕上地上都是塵土。在何家溝旁,記者看到大片的垃圾堆在溝兩側,溝裡的水泛著綠色,發出陣陣難聞的惡臭。何家溝兩側的道路坑坑窪窪、塵土飛揚,無論是行人還是機動車從此經過都得小心翼翼。風大的時候,空中還有塑料袋、廢紙在漫天飛舞。在這裡居住的常大娘指著『臭水溝』告訴記者,她自從1954年搬到這裡居住,最難熬的日子當數夏天了,這條溝裡臭氣熏天,蚊蠅紛飛,白天晚上都得關窗戶,整個屋子像蒸籠一樣。而且這裡的蠅子個頭出奇的大,有的壯如蒼蠅,叮人一下,立即就會鼓起個大包。

  顧鄉變『水鄉』

  據了解,在上世紀50年代和80年代這裡遭受洪水災害最為嚴重。每次松花江漲水,都會從顧鄉大壩向何家溝『倒灌』,躍進棚戶區則成為重災區。1953年7月10日一次洪峰到達哈爾濱市,松花江水位達118.11米。哈爾濱市道裡區和江北看上去白茫茫如同澤國,何家溝一帶一片汪洋,水深足足有1米半。

  現居住在躍進二道街的居民田大娘今年已經76歲了。田大娘回憶說,1953年松花江江北發大水,她家所在的江心島被淹沒了,當時年輕的她和丈夫看到家中所有的家當都被洪水衝走了,便決定到江南去生活,那個時候這個地方還沒有幾戶人家。她現在所居住的地方在當時是哈爾濱市總工會農場的一片大蔥地,夫妻二人齊心合力在這裡蓋起了6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可是沒想到搬到這裡後,又被淹了好幾回。

  據當地的居民回憶,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每年夏天都得抗洪,躍進屯是洪水的重災區。由於何家溝附近地勢較低,又沒有排水設施,每到汛期的時候,松花江水都會倒流入何家溝,而且,何家溝途經的平房區和南崗區的積水又會流入這裡。因此,夏天被淹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居民王老先生告訴記者,每到雨天,他們一家四口都不敢睡覺,准備好臉盆、水桶、雨靴,嚴陣以待,准備『抗洪』。最嚴重的一年,屋裡湧進的水漫過了炕沿,一袋小米被泡,最後把小米袋都漲破了。

  得知這裡即將拆遷,建成高樓大廈,當地的居民都很高興。但在這裡居住了多年的居民還是有些戀戀不捨,希望這裡改造後,還能回來居住。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