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1日電 題: 『哈大齊』巨龍欲騰飛
在地圖上把哈爾濱、大慶和齊齊哈爾的版圖連接起來,就是一條意欲騰飛的巨龍;在現實中,這三座城市聯手發展,其特殊的區位優勢和互補關聯的產業群就會釋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從去年8月以來,黑龍江省哈爾濱、大慶和齊齊哈爾三市的領導異乎尋常地頻繁接觸,而省委、省政府的高層更是頻頻在三市展開調研。
2005年3月31日,黑龍江省省長張左己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向媒體高調宣布:黑龍江將傾力打造『哈大齊工業走廊』,以整體提昇老工業基地的工業素質。
『哈大齊工業走廊』依哈爾濱、肇東、安達、大慶和齊齊哈爾五市排列,在綏滿鐵路沿線,綿延300公裡,布局在301國道兩側。由這些城市構成的點軸經濟帶,產業基礎雄厚,人纔科技優勢明顯,土地資源豐富,特別是重度鹽鹼地等未利用地開發利用的潛力較大。
怎麼看待『哈大齊工業走廊』?在黑龍江,人們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在地圖上把哈爾濱、大慶和齊齊哈爾的版圖連接起來,就是一條意欲騰飛的巨龍。而在現實當中,這三座城市如果能聯起手來,它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人纔優勢及各具特色又相互關聯的產業群就會釋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疊加之後的活力
關注區域經濟的一些經濟學者,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過『哈大齊』。
『哈大齊』三市轄區面積總和116756平方公裡,佔全省總面積的25.4%;三市總人口1758.4萬,佔全省人口的46.1%,而三市的生產總值卻佔全省的六成以上。這個『走廊地帶』早已經在黑龍江省西部形成了一個非常活躍的經濟『活力地帶』。
『過去,一些學者先後提出過哈大齊經濟圈、哈爾濱都市圈、哈大齊經濟帶、哈大齊牡重化產業帶等等學術概念。』9月5日,黑龍江省省委副書記、常務副省長栗戰書在他的辦公室向記者歷數學術界對『哈大齊』的定位建議。
但是這些定位要麼過於寬泛,要麼過於狹隘,最終都沒有被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采納。
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實施的過程中,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的領導層認識到,老工業基地振興,不僅是現有工業基礎的提昇,更重要的是要實現體制轉換,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運行經濟,同時大力調整產業結構。
『在這樣的情況下,光在存量中尋找出路,肯定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在體制改革、增量發展中尋求突破。』栗戰書說。
於是目光重新聚焦到『哈大齊』。在新的條件下審視,『哈大齊』的優勢更加明顯,栗戰書將此概括成五個方面。
一是在收緊土地閘門的條件下,『哈大齊』300公裡狹長地帶內,可利用的土地資源相當豐富。目前837平方公裡的重度鹽鹼地開發利用規劃已經獲批,工業走廊的建設不但不破壞耕地,還能改善這一地區的生態。
二是『哈大齊』地區有雄厚的產業基礎。300公裡的距離之內,聚集了三座大中城市,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已經形成了以裝備、石化、食品和醫藥等四大產業為重點的工業基礎。哈爾濱和齊齊哈爾的裝備工業聞名全國,大慶的石化工業具有無可復制的先天優勢,工業走廊的建設有望依托現有產業進行資源整合,形成巨大的生產能力。
三是『哈大齊』地區具有較強的科技人纔優勢。哈爾濱市科技綜合實力居全國大中城市前列,全市國有單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8.76萬人,兩院院士27人,博士生導師700餘人,擁有9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19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1個重點實驗室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大慶市目前已成為黑龍江省除哈爾濱市以外擁有高等學府最多的城市。全省70%左右的科技人纔和教育資源集中在這一地帶,如果三市的人纔和科研能夠統一協調起來,不但可以大大提高區域內的創新能力、組合能力和『孵化』能力,而且可以分攤高額的研發投資,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
四是交通便利。『哈大齊』地處東北亞中心位置,濱洲鐵路直接通往蒙古和俄羅斯,松花江黃金水道可直達俄羅斯,哈爾濱國際機場是歐亞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區域內的哈大、濱綏、濱洲、濱北、拉濱五條鐵路四通八達,三市之間高速公路基本貫通。密集的交通網絡大大壓縮了哈大齊之間的時空距離,基本上形成了以大慶為中心的兩小時經濟帶。
五是能源充足。目前黑龍江全省電力裝機容量1200萬千瓦,在建還有213萬千瓦,不僅可以完全滿足自身生產建設的需要,每年還向外送電20億千瓦時。煤炭探明儲量230億噸,居東北三省之首。
『縱觀全國各個區域,同時具備這五個優勢的地區,可以說只有「哈大齊」。』先後在河北、陝西等地擔任過領導工作的栗戰書對『哈大齊』地區的優勢信心十足。他認為,三市聯手,必將產生『1+1+1>3』的效果。
時不我待。經過深入調研,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結合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正式把建設『哈大齊工業走廊』作為黑龍江的發展戰略。由省裡面協調三市統一規劃,以『哈大齊工業走廊』的名義統一對外推介,統一向外招商,並且力爭打破行政區劃的限制,在『哈大齊工業走廊』內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
一系列的優惠政策隨即出臺。『最關鍵的兩條,一是減少審批,除了消防、環保和涉及人身安全等必須的審批項目外,其他審批項目全部取消;二是行政事業性收費實行「零收費」,免征部分政府性基金,各項手續的辦理一路綠燈。』栗戰書說,這樣的優惠政策在黑龍江是前所未有的,『我們就是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為體制創新創造條件。』
區域一體化嘗試
對外是統一的『哈大齊』,但是在內部,競爭依然很激烈。
當地一家媒體曾經直言不諱地批評『哈大齊工業走廊』個別產業存在重復建設。
而黑龍江省發改委的一位乾部也向記者透露說:『規劃區的面積一調再調,各個市都想把自己的地方放到這個規劃裡面來。我們實在協調不了,只好請出栗書記開現場辦公會,當場拍板,定了之後就不能再加了。』他向記者展示的最新的總體規劃面積是921平方公裡,而在他提供的許多資料裡面,這一數據還是862平方公裡。
事實上,雖然個別產業存在重復建設,但從宏觀上看,三市的主要產業關聯性和互補性很強,有很大的合作發展空間。這為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奠定了客觀的基礎。
『我們在規劃的時候就充分考慮到了產業布局和現有產業基礎、發展條件等各項因素,作了充分的論證。並且一些園區的設計本身就已經打破了行政區劃的限制。』栗戰書認為,『哈大齊』不同於國內如長三角等其他區域的地方,是『「哈大齊」都屬於黑龍江,很多事情省委、省政府出面協調就解決了。』
比如肇東和安達,本來不屬於『哈大齊』,而是綏化的兩個市,但是在地理位置上和『哈大齊』有機地連成一片,規劃的時候,這兩個市就放到『哈大齊工業走廊』來了。『在行政區劃上仍然屬於綏化,但是在區域經濟的規劃上,就屬於「哈大齊」了,這兩個市的規劃要在「哈大齊工業走廊」的總體規劃指導下編制,產業政策也要向「哈大齊」的產業政策靠攏。』
還有更加微觀的『對接』。黑龍江省省長助理孔令學告訴記者,哈爾濱的四環路下去,就是肇東的鹽鹼地。哈爾濱發展綠色農產品加工沒有足夠的土地,肇東就把靠近哈爾濱的地方規劃成綠色農產品加工區,主動承接哈爾濱的產業轉移。同樣的情況發生在安達和大慶之間,安達采取的辦法是和大慶合作建設石化園區。
『省裡面給政策,具體的稅收怎麼分成,由兩個市自己協商解決。』栗戰書說。為了促進各地相互合作的積極性,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在統一規劃的基礎上實現了最大的放權。
當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放權的,基礎設施建設就必須統一規劃,協調落實,這是實現一體化的重要載體。『哈大齊』三市在公路、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和信息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布局,都納入了區域經濟的總體規劃之中,各市不得各行其是。
有統有放,實現生產力要素在區域內的優化布局,同時在打破原有不合理布局的過程中又兼顧各地的利益,這就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優勢。
啟動區魅力初顯
『哈大齊工業走廊』的建設原則,是『新體制、高科技、生態化和外向型』。
『這是我們的底線,衡量項目能不能進園,就用這四個原則。在堅持這四個原則的基礎上,開發方式可以靈活多樣。』栗戰書介紹說,在開發方式上他們堅持『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多種主體參與、園區開發共同發展』,沒有規定具體的方式,譬如在規劃之內,幾家民營企業可以聯合整體開發一個園區,一個國家或者地區也可以整體開發一個園區,『我們的目的,是通過招商引資、開放開發,促進產業聚集,形成若乾個工業園區,連成工業走廊。』
為此,黑龍江省確定了遠期、中期、近期目標和啟動區目標。遠期目標到2020年,用15年的時間,開發利用重度鹽鹼地等未利用地和農用地921平方公裡。中期目標到2015年,用10年時間,開發利用重度鹽鹼地等未利用地和農用地達到571平方公裡。近期目標到2010年,用5年多的時間開發利用重度鹽鹼地等未利用地和少部分農用地274平方公裡。
啟動區目標是今明兩年啟動建設114.53平方公裡,完成基礎設施建設,並有一定數量的企業入區,規劃投資614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162億元,產業項目投資452億元,啟動項目241個,其中超億元的項目93個,10億元以上的大項目9個,預期新增地區生產總值150億元。
黑龍江省發改委副主任譚文介紹說,雖然現在『哈大齊工業走廊』還剛剛起步,但其招商引資的獨特魅力已經開始顯現。在前不久結束的『哈洽會』上,已有六戶俄羅斯企業簽約入『工業走廊』哈爾濱區域。7月7日,韓國投資5億美元、佔地面積4.18平方公裡的『哈爾濱—韓國工業園』建設項目舉行了隆重的奠基儀式。
目前,『哈大齊工業走廊』已經啟動區塊35個,進入企業210家,其中150家企業已經開工建設,到位總投資40.26億元。
『這當然不是主要的貢獻。我們把「哈大齊」當作一塊試驗田,等到這一工業走廊建成之後,它將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栗戰書把這種影響概括成兩個方面,一是在體制創新、轉換機制方面起到突破作用,二是在產業聚集上形成一些牽引產業群,發揮更為廣闊的輻射作用。
『哈大齊』這幅美好的藍圖,正在給這片沃土帶來新的希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