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0月10日電 題:在生死之間翱翔——訪哈航集團試飛員
談起試飛員,人們腦海中可能會浮現出一架新式飛機在蔚藍的天空下自由翱翔的景象,認為試飛員和飛行員一樣充滿了挑戰性和浪漫色彩。實際上,試飛員是一項具有極高風險性的職業,輪胎突然掉落,發動機空中『罷工』,尾翼結冰失速,一次次接受著極度危險的考驗,這些在試飛員眼裡,只是再普通不過的飛行經歷。由於每一架新型飛機,都必須經過試飛的過程,每一次試飛,都要探測和確定飛機的可能性和未知性,而試飛過程中的一切危險都無法逃避,所以試飛員被稱作和平時期離死神最近的人。
挑戰極限:3000米高空高速俯衝
哈航集團試飛大隊的隊長梁文玲,1977年4月調到哈航集團。當時,哈航集團的試飛工作由空軍第二試飛大隊進行,老梁被分到這裡做試飛員。那時的試飛員幾乎都是空軍飛行員出身。
試飛隊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老梁做任何事情都非常較真兒,在工作的時候更是如此。老梁說:『試飛時有很多難以預料的危險,盡管做了充分准備,但還是有隨時發生意外的可能。』每次試飛前,老梁都和同事們一起看試飛任務書,反復研究,制定試飛方案,盡可能把可能出現的意外狀況考慮周全。
做了28年試飛員,老梁連續安全飛行了4000多個小時。記者問他試飛員與普通飛行員最大的區別是什麼,老梁說,試飛員每次都在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需要過硬的駕駛技術和良好的心理素質。
記者讓老梁講講他印象最深刻的危險試飛。老梁平靜地說:『也沒啥深不深的,對我來說,經歷多了,也就沒什麼危險了。』不過,在老梁的同事眼裡,有一次危險的試飛不得不提。當時,哈航的運12E型飛機出口,美國適航機構做飛機抗震動能力實驗。
做這個實驗時,需要在飛機的兩個『翅膀』上安裝火箭發射器,火箭噴射後,會產生強大的後坐力,飛機在離地3000米的高空,以360公裡/小時的速度向下俯衝,而平時飛機的飛行速度一般不超過320公裡/小時。火箭發射器噴射後,飛機開始劇烈顫抖,如果飛機承受不住,很有可能震斷或變形。
試飛時,老梁和同事都戴了降落傘和頭盔。直到現在,在試飛實驗中,他只戴過兩次傘。實驗連續做了兩次,非常成功。老梁說:『這個實驗為飛機載客飛行提供了安全保障,也證明哈爾濱產的飛機的質量是值得信賴的。』對老梁來說,每一次危險試飛,都在為別人尋求一份安全。
挑戰空白:創造驕人的『世界第一』
做試飛員不能像普通飛行員那樣,可以暢游藍天,多數工作是在被壓縮的時間和空間內完成的。老梁說,試飛員就得甘於寂寞。但在這寂寞的試飛生涯中,他卻和同事一起創下一個『世界第一』。
1998年,國際民航組織在世界范圍內選擇了4種機型做飛機尾翼結冰失速實驗。因為飛機在雲中或雨中飛行時,水平尾翼有時會結冰,導致飛機失速,機頭朝下墜落,釀成慘劇。為此,國際民航組織專門選擇了4種機型來做實驗,以測試尾翼結冰時飛機的安全系數。
哈航的機型就在測試的機型當中。對哈航來說,不僅有世界同行在注視著這個實驗,國內外的客商對此也十分關注,如果成功,將使哈航的飛機生產技術再一次得到世界的認可,也將使飛機的銷售上一個新臺階。按照國際民航組織的規定,哈航集團開始對運12飛機進行測試,老梁和其他3名同事接受了這個任務。
他們把泡沫粘在飛機的水平尾翼上,模擬冰的狀態。一開始,他們只粘了少量的泡沫,隨後,增加到1/3,最後他們完全按照空中的實際狀況,在水平尾翼上完全粘上了泡沫,飛機在空中飛行一切狀況正常,展現了良好的性能。
哈航集團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此實驗的飛機制造公司,至今也沒有人再進行過這個實驗。美國聯邦適航局還專門派人來進行全程觀測,對此非常滿意。談起這次實驗,老梁說,試飛時大家都非常緊張,因為隨時可能遭遇不測,同時大家又很興奮,這是沒有人做過的事情。讓他們感到自豪的是,世界上至今也沒有人能重復這個實驗。
為了適應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哈航集團需要不斷地研制和生產新機種,這就要求試飛員各項素質要緊跟機種的變化,從而為完成試飛任務奠定基礎。近幾年,哈航集團試飛大隊一直致力於年輕試飛員的培養和挖掘。
去年,哈航集團從哈爾濱工程大學招收了3名本科大學生,目前3人正在飛龍國際培訓學校進行飛行培訓。試飛大隊將送他們去俄羅斯練習駕駛多種型號的直昇機,豐富實際駕駛經驗,以滿足新試飛科目的要求。
對此,老梁感嘆道:『現在很多試飛任務書和試飛新科目都用英語直接下達,飛機上各種儀器的說明書,也大多是英文的,我們這些快要退休的試飛員根本看不懂,現學也來不及了,真後悔當年沒有學習外語。試飛大隊也需要輸入新鮮的血液,他們更能適應技術進步的要求,發現更多的問題,為飛機的安全出廠做出更多的貢獻。』
說這話時,老梁並沒有感到失落,而是充滿了希望,他想把自己的經驗傳給新來的年輕人,讓他們可以盡快適應試飛大隊的生活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