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組圖】黑龍江人劉伯明翟志剛入選『神舟六號』首飛梯隊
2005-10-11 14:10:51 來源:東北網-鶴城晚報  作者:鶴城晚報記者 李錦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2003年,江澤民同志在接見宇航員時,與劉伯明親切
2003年江澤民同志在接見宇航員時與劉伯明親切握手。(資料照片)

  東北網10月11日電 舉世矚目的"神舟六號"發射在即,眾所周知"神六"首飛梯隊中的航天員翟志剛是齊齊哈爾市龍江縣人,他已成為鶴城百姓心目中的驕傲。近日,記者欣然得知鶴城又出了一位航天員,他也入選了"神六"首飛梯隊,他就是依安縣紅星鄉的劉伯明。10月9日,記者專程趕到劉伯明的家鄉,采寫了一組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劉志生指著照片上的兒子,向記者講述著劉伯明的故事。
劉志生指著照片上的兒子向記者講述著劉伯明的故事。

  圓了父親的夢想

  航天員劉伯明的父親是依安縣的一名農民,他的父親從小就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走進大學的殿堂。

  劉伯明的父親劉志生初中畢業後,由於家庭困難,不得不放棄繼續讀書的機會,留下了終身的遺憾。因此,劉志生對他的6個子女的讀書問題特別重視,不管再苦再窮,也要供幾個孩子上學讀書。在這種困苦的環境中,排行老二的劉伯明終於圓了父親的夢想。1985年,在依安縣第一中學讀書的劉伯明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成為了一名飛行員。當得知兒子的喜訊時,劉志生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事隔二十年後,劉伯明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一名航天員,這讓父親劉志生始料不及。劉志生激動地對記者說:"中國首批航天員一共14人,按人口算那是億裡挑一,咱家就有一個,能不自豪嘛。"自從"神舟五號"發射成功後,劉志生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看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的新聞,密切關注"神舟六號"的一切消息,他熱切地期盼著自己的兒子能登上"神舟六號"飛船,為祖國爭光,為家鄉人民爭光。

  癡迷讀書忘歸家

  10月9日下午,記者在紅星鄉見到了劉伯明的弟弟劉伯忠,他向記者講述了一件發生在哥哥身上讓他由衷欽佩的事。

  那還是劉伯明上高中的時候,放暑假的一天,他幫著家裡放豬,可是到了下午5點多鍾,豬兒自己溜達回到了家中,劉伯明卻不見了蹤影。這下子可急壞了家裡人,劉伯明的幾個兄弟四處尋找。最終,劉伯忠在紅星鄉東昇村放豬的路上找到劉伯明。當時哥哥正抱著一本書孜孜不倦地看入了迷,忘記了放豬的事兒,劉伯忠找到他時,他纔恍然大悟。

  劉伯明這種認真好學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劉伯忠,直到現在他對這件事還記憶猶新。他對記者講,哥哥一直是他的榜樣,雖然自己不爭氣,沒有考上大學,但他要用雙手創造財富,教育子女向哥哥學習,報效祖國,為國爭光。

劉志生指著照片上的兒子,向記者講述著劉伯明的故事。
劉志生指著照片上的兒子向記者講述著劉伯明的故事。

  單車騎出"航天路"

  提起劉伯明,依安縣第一中學校長張福林有誇不完的話,劉伯明是他的得意門生。

  據張校長講,劉伯明上高中時,是個能吃苦,求上進,愛學習的好學生,他的求知欲望讓人為之感動。當時,許多鄉下的學生都在校住宿,以方便學習。可是劉伯明由於家庭窘困,他又不想給家裡增加負擔,因此,劉伯明就每天騎單車往返於家裡和學校,一年四季風雨無阻。他每天都比被人早起一個小時,從家裡騎單車走20多裡到學校讀書,晚上放學後他又騎單車走20多裡回到家中,吃完飯便抱起書本看到深夜。到了冬天,當他騎車到學校時,整個臉上掛滿了霜,張福林老師看了很心疼,忙遞給他一條毛巾。劉伯明擦完臉,便又投入到緊張的學習中。

  就是這樣,劉伯明憑著頑強的毅力和孜孜不倦的求知欲,考取了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從一名普通的農村孩子走上了"航天路"。

  他是我們的驕傲

  "劉伯明是我們的驕傲,我們預祝他能登上神舟六號,飛向太空,為祖國爭光,為家鄉人民爭光。"依安縣副縣長曲秀麗如是說。

  2003年,"神舟五號"發射成功後,曲副縣長正巧在北京出差,當她得知航天員劉伯明是家鄉人時,她立即與劉伯明取得了聯系。2003年10月31日,讓曲副縣長沒想到的是,劉伯明將她們一行5人接到了航天城參觀,並贈送給曲副縣長一套有14名航天員簽名的"神舟五號"首日封。據曲秀麗講,劉伯明有一種東北人的豪放和熱情。當時,曲副縣長和劉伯明攀談了很久,劉伯明特別關心家鄉的發展,他表示一定不辜負家鄉人民的期望,爭取成為一名合格的航天員,為祖國為家鄉人民爭光。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