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撞人的時候多 碰球的機會少———探訪黑龍江省首支盲人足球隊
2005-10-13 06:11:5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孫二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3日電 10月15日是國際盲人日,在盲人日到來之際,記者走進了黑龍江省首支盲人足球隊。這支盲人足球隊目前正在備戰12月份在海南舉行的全國首屆盲人足球錦標賽的參賽。盲人足球隊是如何訓練的?盲人足球比賽有哪些規則?帶著種種疑問,記者來到了這支在黑暗中踢球的隊伍中。

  11日下午,記者來到了哈爾濱市盲聾啞人學校。在盲聾啞人學校的院裡有一個特殊的足球場,這個球場比正常的足球場面積小,約長40米、寬20米,兩側都用圍板圍住,使隊員們能在這個有效的場地內踢球。球門長3米、高2米。有7名盲人隊員正在足球場上練習踢球,隊員們看樣子十五六歲左右,他們都帶著眼罩,為了避免互相碰撞,隊員們在足球場上發出『喔喔』的聲音,示意球友們這裡有人。他們的足球是特制的,足球在運動中發出『叮呤』聲,隊員可以通過聲音辨別足球的位置。足球場上的氣氛十分熱烈,盡管不時有球員撞到隊員身上,有的球員跌倒,但是球員們的爭搶都非常激烈。

  據了解,為了參加12月份在海南舉行的全國首屆盲人足球錦標賽,今年6月份,黑龍江省殘聯宣體部出資10餘萬元,哈爾濱市盲聾啞人學校出場地成立了這支盲人足球隊。該隊共有7名隊員,都是哈爾濱市盲聾啞人學校的學生,年齡都在十五六歲左右。根據規定,盲人足球賽實行5人制,除守門員外,所有選手的視力傷殘程度應為B1級,即完全喪失視力並無光感,並且在比賽中須戴中間襯有吸水布料的眼罩。守門員只能在5米長、2米寬的區域內活動。比賽用足球周長在60-62厘米之間,內部裝有特殊的發聲系統,以便球員辨識其方位。比賽場地比正常足球場小,一般長38米,寬18米,球門寬3米、高2米,場地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硬質地,而非草坪。比賽時間上下半場各25分鍾,中場休息10分鍾。如50分鍾內不分勝負,加時10分鍾,如仍未決出勝負,則點球決勝。如果有犯規,就會被判罰點球。點球有6米和8米遠兩種,具體看裁判如何判決。

  在隊員們休息的時候,一名叫王煥的隊員滿頭大汗地坐在了椅子上,記者走過去與他交談。他對記者說,很榮幸參加這支盲人足球隊,雖然訓練時很辛苦,經常在場地內碰撞跌倒,身體受傷是常有的事,但他覺得應該做到身殘志堅,他的目標是衝擊首屆盲人足球錦標賽的冠軍。

  該足球隊的教練黑龍江大學足球隊的隊長孟靜超表示,由於他們都是盲人,教授起來不能只靠說,有些動作必須得親自到隊員的身上擺弄,讓隊員們用手觸摸,來感知這個動作。在布置陣形的時候,還要在每個隊員的手上畫出陣形圖。孟靜超說這些隊員不怕吃苦很有拼勁兒,對足球運動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癡迷與熱愛。

  在記者離開這支特殊的足球隊的時候,這些隊員們還在努力地練習著,祝願他們能在全國首屆盲人足球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