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3日電 齊齊哈爾向陽村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曾是輝煌一時的小康村、億元村,齊齊哈爾市區內最火爆的商場大福源即是向陽村的村辦企業向陽集團與外地企業合資經營的產物。但是隨著城市的擴容,這個越來越靠近齊齊哈爾的村莊有了一個新名字——垃圾村。
多年以來,城市傾倒的垃圾讓這裡的村民生活苦不堪言。據向陽村委會的不完全統計,近年與垃圾為鄰的村民健康情況每況愈下,患肺結核病的13人,癌癥和肝炎16人,死於上述疾病的9人。9月29日、30日,記者在向陽村就這裡的垃圾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采訪。
蒼蠅糞迫使蔬菜產區『轉制』
乘公共汽車由齊齊哈爾市區向東南方向行駛不到二十分鍾就可到達向陽村。這個村子由東溝屯、向陽屯、炮臺屯三個自然屯組成,隸屬於齊市鐵鋒區紮龍鄉。汽車逐漸接近村口的時候道路兩旁樹木上掛的大大小小的塑料袋多起來,雖然看不到垃圾場,卻已聞到發霉的氣味。
向陽村黨支部書記劉長久向記者介紹,當地的居住環境有三多,即塑料袋多、蒼蠅多、喜鵲多。塑料袋是垃圾堆放管理不善直接帶來的,而蒼蠅和喜鵲則是以垃圾為食,是城市垃圾的伴生物。
當地的蒼蠅多到什麼程度,劉長久舉了一個例子:村子地處市郊,本為蔬菜區,可由於垃圾場不斷擴大,蒼蠅大量滋生,竟然能在成熟的果菜上覆蓋一層糞便。所以如今村裡80%%的菜地都改種了玉米。
當天,劉長久帶著記者走訪了村子周圍的幾個垃圾場。
在現場記者看到,陳年的垃圾場已經長出了零星的荒草,上面雖然覆了一層土,但仍可看到露出的白色塑料袋。據劉長久介紹,這個垃圾場深達三十米,像這樣的垃圾場向陽村有七八個。
由此向北幾十米,是齊市垃圾處理公司2001年新建的最大的垃圾場。靠近垃圾場,放眼望去,是一片垃圾的海洋。據劉長久介紹,夏天的時候,這個垃圾場根本無法進入,那種氣味足以拒人於千裡之外。而這樣一個垃圾場卻建在東溝和向陽屯之間。站在微微拱起的垃圾山上向兩側望去可見人家,最近的人家距垃圾場不足三百米。
在距離這個垃圾場最近的村民房義波家,記者看到院子裡面蒼蠅飛舞,窗框上一層蒼蠅糞。房義波說:『自從這個垃圾場建成後,他家夏天就從沒開過窗戶。』
老模范之死與29名患病村民
『37戶人家,一年死了6個。』村委會副主任袁玉洪對記者說。
房義波住的房子距東溝屯的其他居民的住地有一段距離。這裡多數是外來人口,主要是齊齊哈爾的城市居民。當初,他們搬到東溝村就是看中這裡的空氣好,距離工作單位還比較近。
故去的郝金安曾是向陽村的老模范,當過村林業隊的隊長,老人種了一輩子樹,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環境,在向陽村德高望重。多年前,郝金安和老伴跟著孩子搬到了齊齊哈爾市區居住。故土難離,身處鬧市的郝老漢還是覺得恬靜的鄉村生活更加舒適,於是,他和老伴一起又回到了向陽村享清福。
然而,誰都沒想到老漢的田園鄉居旁邊卻出現了一個垃圾場,一到夏天,為躲避垃圾散發出的臭味,全家人關著窗戶,頂著烈日在屋裡吹電扇。郝老漢每次出來也不過是十幾分鍾的時間,曬一會兒太陽,就趕緊拎起小板凳逃回屋裡。
去年,郝老漢去世。今年8月16日,郝老漢的老伴75歲的王秀雲也離開了人世。老太太死的時候還關著窗戶。經醫院診斷,老太太是呼吸道疾病引起了缺氧窒息死亡。
據向陽村村委會的不完全統計,除了距離垃圾較近的這37戶居民,村裡還有患肺結核病的13人,癌癥和肝炎16人,死於上述病癥的9人。
地下水達不到飲用標准
兩年前,劉長久組織人對向陽屯和東溝屯的污染情況做了一次摸底調查。
調查結果顯示,污染來自於兩個方面:其一,自1973年開始,城市東部的垃圾就直接倒入向陽村,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傾倒的垃圾總量已超過百萬立方米,這些垃圾由於未做無害化和防滲漏處理,長期污染向陽村的周邊環境;其二,向陽屯西側地勢低窪,每年有大量的城市污水排放到這裡,成為蒼蠅、蚊子、細菌的滋生地。調查結果還顯示,垃圾污水造成的最嚴重的危害是對水源的污染。
2003年6月10日,向陽村聘請省城鎮供水水質監測網齊齊哈爾監測站對當地的地下水進行檢測,結果顯示,水濁度、臭味、肉眼可見物、色度、鐵、錳六項指標嚴重超標,均達不到飲用水標准。此後,向陽村的水質問題就成為有關部門一個定期的監測項目。
據劉長久介紹,向陽村所在的土層屬於江河變遷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挖沙以及上個世紀末的取土制磚,破壞了天然的防滲層,使垃圾直接接觸地下水,對淺層地下水造成污染。在新建的向陽垃圾場東側有一個取土後地下水滲出形成的池塘,裡面有魚。自從城市垃圾傾倒在池塘邊上後,池水變成了綠色,成為一潭死水。
記者看到,村民通過壓井抽上來的水呈淡黃色,上面還漂浮著一層油狀物。
垃圾場選址由環衛部門確定
城市垃圾場為何建在市郊的居民區?
9月30日,記者找到了齊市及鐵鋒區環保局、鐵鋒區環衛處,幾個部門的負責人以問題敏感或沒時間為由拒絕接受采訪。某單位的負責人指點記者去找齊市垃圾處理公司。
『向陽村不止一個垃圾場,這是一個歷史形成的問題,我要說的只是2002年建成的向陽垃圾場,其他的與我們無關。』齊市垃圾處理公司經理於放說。
據介紹,向陽垃圾處理場是齊市垃圾處理公司應鐵鋒區政府的請求建設的,當時,鐵峰區沒有垃圾場,城市垃圾傾倒在市郊老頭社(地名)以及向陽村的水坑附近。於是,有關部門決定建一座無害化處理垃圾場解決污染的問題。2001年,垃圾場開工。此前,垃圾公司與鐵鋒區環衛處簽訂了合同,包括選址和手續的審批都由環衛部門負責。
『我們可以保證垃圾場的建設質量,絕不會對地下水造成污染。至於為什麼會選址在兩個居民區之間,這就是環衛部門的事了。』於放向記者出示了一份當年雙方簽訂的協議,其中的一條是,建設該場所需用土地由乙方(齊市鐵鋒區環境衛生管理處)負責提供。
記者再度找到鐵鋒區環衛處,該處負責人借故拒絕了記者的采訪要求。
於放透露,從綜合城市布局和垃圾清運成本的考慮,選址向陽村應該是最佳的選擇。『如果選址多出一二十公裡,清運的人員和設備必須再增加一倍,每年的清運成本增加一千萬,市財政將不堪重負。』
深井取水尚缺59.8萬元
『這麼多年,垃圾場熏跑三家企業。』提到這些,劉長久很無奈。
據介紹,向陽村辦的經濟開發區裡面有一個垃圾場。地緣優勢曾讓經濟開發區火爆一時,但落戶這裡的企業終因無法忍受環境的惡劣而紛紛離開。最後離開的是山東荷澤的一家罐頭廠。
垃圾場熏跑了財源,也熏壞了居民的健康,從2003年起村民們就在苦苦尋找解決環境問題的辦法。
村莊被垃圾包圍,人住在垃圾上,最理想的方案當然是整體搬遷。但據測算,這個方案耗費的成本要數十億元。而且離開市郊後,向陽村將失去地緣優勢,這是村民們不願看到的。針對污染最重的水源問題,有人提出了引江水入村。在該村幾公裡之外有一條嫩江的支流經過,但是挖渠引水同樣是一項耗資巨大的工程,而且江水引入後還必須進行淨化處理。
上述兩個方案被否決後,只剩下深井取水這個解決的途徑。據劉長久介紹,向陽村的深水井已經建成,但打出的水質仍不理想,需進行淨化處理。今年8月,向陽村的水處理廠開工建設,工程預算179.8萬元,全村居民捐款自籌120萬元,尚缺59.8萬元。
據了解,向陽村的污染問題已經引起了齊齊哈爾市政府的重視,環保、環衛等部門不久前聯合對向陽村的居住環境進行了調查,市政府還撥出專款對村裡面正在使用的垃圾場噴灑了除味劑。9月30日,記者向齊市的環保部門了解調查結果,對方以問題敏感為由拒絕透露任何數據。
鏈接:
垃圾污染
哈醫大公共衛生學院環境衛生學教研室教授唐玄樂介紹,生活垃圾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要來自於垃圾中的致病菌和有機物污染。現代科學研究認為,有機物與氯元素合成的氯化副產物是致癌和致突變的病因。另外,垃圾中的微生物還會造成空氣的污染,增加有害菌群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