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0月18日電 15日是國際盲人節。連日來,一些盲人們反映,哈爾濱市有的盲道竟然通向了花壇、電線杆,甚至通向了車來車往的車行道、高低不平的馬葫蘆,給他們的出行帶來困難和危險。記者對哈爾濱市的一些街路的盲道進行了調查。
記者在南崗區黃河路78號前看到,一個園藝小花壇正建在了盲道上。在華山路與宣和街交叉口處,盲道直接通向了一個水泥臺,這個水泥臺有近一米寬、十厘米左右高,臺中間立著一根電線杆,這裡並沒有出現提示轉彎繞行的盲道板。記者在安國街上安國街與安廣街交叉口附近看到,盲道突然出現轉彎,而轉彎後的第二塊盲道板中間竟然赫然立著一根街道指示牌,仿佛引導的目的就是要與這個街道指示牌相遇。在長江路航旅票務中心前,十厘米左右高的綠化帶邊緣突然將盲道截斷,同樣沒有任何提示。從和平路西側向民生路方向行走,盲道突然消失,接下去的是普通的人行道板。民益街上民益街與紅軍街交叉口附近,一個IC卡電話亭立在盲道上,將盲道截斷。
在和平橋附近,一個突出地面4、5厘米的馬葫蘆蓋將盲道攔腰截斷,正在這時一名中年男子邊打著電話邊走過這裡,被這個馬葫蘆蓋絆了個趔趄,差點摔倒。記者粗略計算了一下,和平路從和平商城到省政府路段共有8個馬葫蘆出現切斷盲道。中山路南側從省政府到紅博廣場這一路段,這種切斷盲道的馬葫蘆蓋也有11個。而這些馬葫蘆蓋大多都不能與地面持平,即使正常人經過時也要小心絆倒。
中山路上省文化廳附近的過街天橋下,十幾輛自行車排成一排,自行車的後輪都壓在盲道上,將盲道堵個嚴實。同樣的情況出也現在撫順街上,哈爾濱人纔市場附近的盲道上並排擺放著20多輛自行車,不遠處一個賣卷餅的三輪車也佔據著盲道,熱火朝天地做著生意。中山路191號門前的過街天橋下,盲道從橋下通過,可最低的地方只有1.7米左右,要是個子稍高一些的盲人走到這裡肯定得磕到頭,而且,還有賣報紙的攤子停放在這裡的盲道上,盲人要想從這裡通過,還真得費一番工夫。在安國街93號門前、和平路中醫藥大學附屬中醫專科門診門前,兩個賣報紙的小攤也公然佔據著盲道叫賣報紙。哈爾濱市盲聾啞學校前的人行步道板上,只有大成街到平准街一條街有近300米的盲道,盲道在通往大成街的方向,延伸到一個十字路口不遠處時,突然轉彎,轉向了車輛川流不息的馬路,似乎要引導盲人穿過馬路。可此處距離過街的人行橫道至少還有十米,如果在此拐彎只會與車輛『親密接觸』。
隨後記者采訪了該校初三的盲人同學朱士紅,她說,自己從來都不敢單獨出去,都是老師或者是視力好的同學帶著她出去買東西,而且從來都不走盲道,因為有的地方有,有的地方沒有,附近的人流和車非常多,還經常侵佔盲道。初一的盲人同學尚志強告訴記者,他出門也是老師帶著去,很少靠盲道,因為街上很少有,自己也找不著,有時通過同行老師的提醒纔知道哪裡有盲道。
采訪中記者還發現,哈爾濱市盲道不僅障礙重重,而且有些鋪設得也很不規范。有的盲道在某些路段上時斷時續,有的盲道上沒有規定的轉彎指示路板,有的盲道上變成了停車場。在中山路與電塔街交叉口處的中山路上,20米的距離,盲道就出現3個『Z』形的直角轉折,盲人要通過如此頻繁轉彎、曲折的路段可就不怎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