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黑龍江頻道10月19日電(記者 呼濤)有『植物界大熊貓』之稱的紅豆杉目前在東北省份黑龍江的部分地區人工栽培繁育成功。這一突破既降低了珍稀樹種的人工繁育成活率,又為提取天然植物抗癌藥物提供可能。
紅豆杉是常綠喬木,對於生長環境要求很特別,在海拔2500米到3000米的深山密林中纔可以見到它的蹤影。由於紅豆杉是單株、散生樹種,很少發現有大面積種群存在。由於在自然條件下紅豆杉生長速度緩慢、再生能力差,它被許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樹種。
據黑龍江省綏陽林業局營林處處長解愛林工程師介紹,綏陽林業局的技術人員從1996年開始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和培育,在東北紅豆杉的天然分布區成功探索出人工繁育紅豆杉的技術。技術人員在野外原生態條件下,『將苗圃搬到山上』,采用營養土培育生根,直接林下扦插繁育的技術。這項技術既降低了造林成本,又提高了成活率,為紅豆杉人工栽培繁育摸索出了一條新路。
據介紹,在黑龍江東北紅豆杉天然分布林區的林間地這項技術,既降低了造林成本,又提高了成活率。用此種方法繁育紅豆杉成活率高達90%以上。目前,這個林場已造林成活約12公頃、20多萬株紅豆杉。
目前,作為我國東北紅豆杉的主要分布地區,黑龍江林區的葦河、綏陽、哈爾濱等地的林區都已經開始了紅豆杉人工繁育試驗和醫療價值的研究開發。黑龍江也在2005年建立了穆棱東北紅豆杉自然保護區,中國面積最大的東北紅豆杉天然種群得到保護。
紅豆杉又稱紫杉,也稱赤柏松,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的生長歷史,這一古老瀕危物種被稱為植物王國的『活化石』。目前,全球僅存野生紅豆杉2500萬株左右,是中國的一級保護珍稀植物物種,它的根、葉、樹皮均有藥用價值,在抑制癌細胞生長和治療糖尿病等方面有功效,成為國際上公認的極具開發前途的天然植物抗癌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