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尋找孤困兒童的4000個『愛心媽媽』
2005-10-19 10:28:4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殷 政 林曉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9日電 1斤毛線可以為孤困兒童編織一件毛衣。9月初,上海恆源祥集團捐贈了1000斤毛線,和省婦聯、省婦女兒童基金會在全省開展『尋找千名「愛心媽媽」,為孤困兒童編織毛衣』的活動。出乎主辦單位工作人員意料的是,在接下來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卻陸續收回了3005件毛衣和哈爾濱市民捐贈的2000件御寒衣服。1000斤毛線變成了5000件御寒衣服!那4000個『愛心媽媽』在哪裡?帶著一份深深的感動和疑問,記者開始尋訪那一顆顆美麗善良的心靈……

  針針有愛件件含情

  按照省婦女兒童基金會工作人員提供的線索,記者找到下崗多年的謝月香時,同樣是母親的她正在為自己孩子的學費奔波著。

  1992年,謝月香夫婦先後下崗,一家三口人僅僅依靠兩個人每個月四處打零工掙的幾百塊錢維持生活。今年高考中,女兒因為學費的問題先後放棄了進入廈門大學、齊齊哈爾大學讀書的機會,而是選擇了費用較低、離家較近的哈爾濱金融專科學校。謝月香對記者說:『說實話,有的時候真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女兒!』可當得知還有那麼多孩子吃不上飯、穿不上衣的時候,謝月香落淚了。她說:『我也是一個母親,希望我織好的毛衣能讓那些孤困兒童感受到一絲溫暖的母愛吧!』謝月香先後為孤困兒童精心編織了3件漂亮的毛衣。

  在省婦女兒童基金會,工作人員拿出了3件編織精致的毛衣說:『這3件毛衣不僅圖案漂亮,而且編織的手法在3000多件毛衣裡也稱得上是最有難度的。』幾經周折,記者打聽到編織這3件毛衣的『愛心媽媽』是哈爾濱鐵路局工務段勞動服務公司的勞資員韓淑傑。今年51歲的韓淑傑年輕的時候就是織毛衣的好手。這次活動開始後,她先後從省婦女兒童基金會領回了3斤毛線。因領回的毛線不夠織花樣,她就自己掏錢又買了一些毛線。

  韓淑傑的兒子剛剛從部隊退伍,『十·一』的時候全家人本打算出去好好玩玩,可韓淑傑硬是說服了丈夫和兒子留在家中。整整7天的長假,韓淑傑連家裡的大門都沒有出去過,兩只手的中指都磨出了繭子。不善言辭的韓淑傑對記者說:『天氣可不等人啊,那些孩子再穿不上毛衣,可就被凍壞了。』不是我們的苦難太多,而是我們的欲望栽培了苦澀;不是我們的快樂不多,而是我們的執著滋長了冷漠。不要在意我們失去了什麼,因為失去的同時,我們也擁有了很多。不要嘆息我們的命運多麼坎坷,往往貪婪的索取剝奪了我們愛的每一個角落。只要我們珍愛生命,就有愛,心胸就開闊。

  這是黑龍江省戒毒勞教所四大隊的學員馬某織好了毛衣之後,在送給孩子們的卡片上寫下的一首詩。黑龍江省戒毒勞教所四大隊的牛小雲隊長介紹,這個大隊的15名學員報名參加了這個活動,學員們和民警一起利用業餘時間給孩子們編織了15件毛衣。學員劉某對記者說:『過去沒有看到光明,是因為我們一直盯著黑暗。希望領到毛衣的孩子們不要嫌棄我們,因為我們是真心地惦記著他們!』

  500斤毛線換回1000多件毛衣

  記者在尋訪中,意外地發現了一個洋溢著濃濃愛心的集體。據中央商城綜合辦公室的單經理介紹,商城9月2日領回了500斤毛線,結果最後卻收回了1143件嶄新的御寒衣服。職工們參與的熱情、表現出來的愛心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

  9月初,活動開始後,中央商城一次就領回了500斤毛線,佔到了總數量的一半。但領回還不到一個小時,就被商城裡的『愛心媽媽』和『愛心爸爸』們『搶』光了。工作人員孫冰寒拿著自己『搶』回來的『戰利品』興奮不已,回到家裡和媽媽說明情況後,媽媽十分痛快地接下了織毛衣的任務。兒子纏線母親織,一針一線浸透了母子兩人的濃濃愛意。經過幾天幾夜的努力,孫冰寒終於完成了『愛心爸爸』的使命,將編織好的毛衣送到了省婦女兒童基金會。

  在商城工作的張磊由於年紀小不會織毛衣,領回毛線後,她便給遠在加格達奇的媽媽打電話,在電話裡學習織毛衣。她連續三天晚上給媽媽打長途電話學織毛衣,但仍然沒有學會,急得在電話這邊直哭。媽媽在電話那邊更是心急如焚,恨不得長出翅膀飛到哈爾濱市,幫女兒完成這個心願。後來,張磊的爸爸來哈爾濱市出差,將毛線帶了回去。張磊的媽媽夜以繼日地織,用了三天的時間就將毛衣織完了。最後這件凝結母女情深的毛衣經列車乘務員的傳遞又回到了哈爾濱市。

  商城營業員黃薇因沒有及時領到毛線,便和同在一個工作組的姐妹們一起湊錢買來了20斤毛線,還把家裡原有的毛線都翻了出來,織成了毛衣、毛褲、圍脖和手套。記者在省婦女兒童基金會看到了許多『愛心媽媽』的留言。中央商城營業員趙英傑在給孤困兒童的留言中這樣寫道:

  親愛的孩子:每一棵幼苗,都能接受陽光的普照,每一棵種子都吸收雨露的滋潤。經歷了風雨,你纔具備長成參天大樹的資本。願你學會微笑,更加堅強!

  副省級乾部加入『愛心行列』

  1000斤毛線很快被聞訊而來的『愛心媽媽』領走,一件件編織好的毛衣很快被送了回來。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孩子們,生活中的厄運不可怕,有我們這些叔叔阿姨在,難關總會過去的。省婦女兒童基金會辦公室主任孫玉纔告訴記者,這次活動引起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協等機關的高度重視,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延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淑潔,省政協副主席曹亞范,省政協原副主席、抗聯老戰士李敏也加入了為孤困兒童編織毛衣的行列。

  記者在電話中和李敏取得了聯系,今年已經82歲的李敏欣然接受了記者的采訪。9月初,當她聽說省婦女兒童基金會組織的這次愛心活動時,就把自己家裡原有的毛線都找了出來,並讓家人幫助設計樣式,還親自為毛衣起了『頭』。老人告訴記者,她已經將近50年沒織過毛衣了,織毛衣的技術還是在抗日戰爭中學的呢,現在再拿起針線感覺有些生疏了,於是動員家裡人紛紛行動起來,誰有時間誰就幫忙織上幾針,就這樣織成了這件飽含愛心的毛衣。

  李敏說,在她小的時候,由於家裡貧困,沒有錢念書,是共產黨讓她免費上了學,這件事影響了她一生。她想為這些孤困孩子們做一點事,讓人們的愛心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上打下深深地烙印,讓他們知道黨和祖國時刻在關心著他們,等到他們長大成人後能夠做一個熱愛祖國熱愛黨、對社會有用的人。

  愛心來自四面八方

  省婦聯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隨著活動的深入,哈市越來越多的市民自發地申請為孤困兒童編織毛衣。除了『恆源祥』捐贈的1000斤毛線之外,松花江置業集團和一家美容門診又相繼捐贈了240斤毛線。而更多的普通市民則把自己家的毛線拿了出來,編織成毛衣送給那些孤困兒童。

  尋訪過程中,省婦聯門衛室的值班人員還給記者講述了這樣一件事。10月8日,國慶節長假後第一天上班,一位老大娘早早地來到了省婦聯。這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老大娘帶來了5件剛剛織好的毛衣。她告訴值班人員,這是她自己買完毛線之後,動員三個兒媳婦利用國慶節休假期間一起織出來的。當值班人員讓老大娘留下聯系方式時,老大娘笑著說:『我沒有什麼文化,你們送毛衣的時候就直接告訴那些孩子們吧,讓他們一定要堅強起來。』更巧的是,記者在尋訪中還遇到了特地坐車從大慶市趕到哈爾濱市的李樹清夫婦。老兩口說,他們是大慶市林源煉油廠的退休職工,前幾天聽說了這個活動後,兩人覺得雖然退休了,但還可以為社會發揮點餘熱,於是買了2斤『馬海毛』,織好了兩件毛衣送到了省婦女兒童基金會。

  湧動的愛心,匯成了真情的海洋。記者從省婦聯了解到,哈爾濱市公安局平房分局的18名女民警也領回了18斤毛線。大家利用業餘時間交流編織技巧,很快就織好了18件毛衣。鐵漢柔情,別看拿不住編織針,可細心的男民警們也不甘示弱,紛紛為孤困兒童捐贈了將近100件御寒棉衣。與此同時,哈爾濱市的一些企業和個人也開始自發地為孤困兒童捐款捐物。省婦聯的工作人員還記得,有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私企老板一次就為孤困兒童捐獻了80件嶄新的毛衣。

  愛是人世間最美的語言

  5000件御寒棉衣,5000個孤困孩子的欣喜!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已經有2260件毛衣發到了青岡、延壽、林甸、望奎等地的孤困兒童手中,其餘的毛衣也將陸續發給全省各地的孤困兒童。

  省婦聯兒童部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我省大約有42萬名孤困兒童,除了政府提供的社會救助體系,社會上各個階層的愛心奉獻對他們來說很重要。在青岡縣發放毛衣的現場,十幾個孤困孩子一直興奮地笑著。青岡縣新建小學二年一班的陳忠南父母雙亡,現在和70多歲的爺爺、奶奶還有一個呆傻的叔叔生活在一起。學校的老師介紹說,為了幫助家裡省錢,陳忠南常常把別的小朋友扔掉的鉛筆頭和本子撿回來再用。領毛衣的時候,這個又瘦又小的孩子一直在問:『阿姨,是誰幫我織的這麼漂亮的毛衣呀?一定要代我問她好啊!』

  一位署名『艾欣媽媽』的女士在留給孤困兒童的卡片上這樣寫道:

  親愛的孩子:你一定會想,織毛衣的人是誰?其實,這並不重要,我只是完成了很多人都有的一個心願。孩子,這個冬天不會冷了。你知道曾經有一位媽媽為你親手織過一件毛衣就可以了。那一件件毛衣的背後,是一顆顆熱愛生活、善良純朴的心靈。也許,我們永遠也不能夠把這些人全部找到,但我們很清楚,那些跳動著的心靈就在我們身邊不遠,仿佛觸手可及……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