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0月20日電 一級半市場,指民間買賣未上市公司股票或股權證及上市公司未流通的內部職工股的場外交易,因與現行法律相違的同時又確有買賣需求,被稱為『灰色市場』。從1995年至今,哈爾濱一級半市場主要位於哈爾濱市道裡區西二道街省證券登記公司一側的證券營業部內外,這裡的交易曾經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鼎盛一時,後隨國家有關規范公司上市政策的出臺以及股票二級市場大幅回落而逐漸萎縮。據業內人士介紹,10年來,省內外有上百家公司的所謂原始股由一級半市場流入省內市民手中,至今哈爾濱許多市民仍握有長時間都無法上市的原始股,現在僅哈爾濱地區就至少有數億元資金沈淀在一級半市場。雖說這裡不時有暗潮湧動,但是業內人士奉勸市民,這種游戲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
『有原始股嗎?』,『買原始股嗎?』,12日,在哈爾濱市道裡區西二道街省證券登記公司旁邊的一家證券營業部門前,七八個所謂『股票經紀人』向過往的人們招攬生意。其中一男子向記者手裡遞過一張名片,其背面印有『收購轉讓各種原始股票』字樣及密密麻麻的公司名稱,包括平川藥業、三樂源、錦州鐵合金、錦州二熱電、東北亞鐵路、紅豆杉、常安集團、中強科技、天聖科技、哈爾濱軸承、靈泰藥業、黑天鵝、松雷商廈、龍珠索道、伊春中植、光明集團等各種股票。據一位姓李的『股票經紀人』說,近期一級半市場中,『三樂源』股票價格出現了一次不小的波動,幾天內,從每股七八角錢漲到一元多。現在能納入交易范圍內的公司股票有五六十支,其中大部分為省內未上市公司股票,但實際有經常交易的不過八九支。
據了解,『股票經紀人』在一級半市場中操作基本上都是先有上家,再找下家,只要能賺取差價,不承擔風險,即使每股有幾分錢的利潤也不會放過。辦理上下家之間的股票轉讓手續也很簡單,通常賣家只要把相關公司出具的股權確認書和一份自己草寫的印有股權人身份證的自願轉讓協議給買家就算成交。
哈爾濱人最早知道有股票一級半市場是在1993年『哈藥』上市前,大批上海人到哈爾濱收『哈藥』原始股開始的。據『哈藥』的一位老職工說:『從1993年初開始,一元錢一股的「哈藥」原始股逐漸被人抬價收購,在當年6月股票上市前,「哈藥」總廠門前來了好多外地人,他們從職工手裡按8元至16元不等的價格收股票,當時有許多職工都把股票出手了,「哈藥」上市僅幾天工夫,每股股票價格就漲到22元以上。於是後來一段時間內,人們把購買原始股看成進入天堂一樣。』
哈市劉女士在1994年買入當時是黑龍江省農業銀行下屬金龍公司的股票,據她說,當時她從金龍公司裡以1.5元每股買入10000股,辦手續時,金龍公司門外就有人每股4元錢收購,她沒賣。現在在一級半市場,兩角錢都難賣出去。除此之外,她還握有與省公安系統有關的萬達公司原始股,至今連一次分紅都沒有得過,一級半市場更是連一點交易都沒有。
據哈爾濱市一家證券公司的業內人士介紹,理智的投資人不難發現,投資一級半市場的結果有四種。一是公司上市,投資者最終『修得正果』,持有股票直至上市時間的長短,關系到投資者機會成本的多少;二是公司沒有上市,但每年有可觀的分紅,投機者變成投資者;三是公司沒有上市,也沒有分紅;四是公司破產或倒閉,投資者的錢打了水漂。然而,最後得到的是哪一種結果,投資人可能根本無法預料。
哈爾濱市道裡區西二道街股票一級半市場在近10年時間,的確發生過一些買賣糾紛以及詐騙行為,而常在這裡以此為生的『黃牛』心知肚明自己的行為違反國家《證券法》和《公司法》,也知道相關政府管理部門盡管三令五申,但始終沒有痛下決心根除這個市場,原因是多少也考慮到這種市場代表了一些因為種種原因持有一些已上市或未上市公司原始股人群的客觀需求,如此情況下,絕大多數『股票經紀人』做的是上下家之間的差價,以圖穩賺不賠,誇大其辭或有意隱瞞事實的情況是常見的,但真正鋌而走險直接觸犯刑律的並不多。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沒有買賣股票所涉及公司的參與合作,『股票經紀人』的生意是沒辦法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