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1日電 日前,哈爾濱市民張女士服用從網上購買的『進口特效安眠藥』後昏睡不醒,經醫生緊急搶救纔脫離危險。
今年48歲的張女士說,她長期受失眠困擾四處求醫,1個月前從網上訂購一瓶『安眠藥』,對方以郵寄的方式送到她的家裡。18日晚,她的家人發現她昏睡不醒,身邊放著一個裝有黃白色藥片的塑料瓶,立即將她送至醫院洗胃,醫生診斷是『藥物中毒』。張女士蘇醒後查看,她服的『進口特效安眠藥』沒有說明書,也沒有廠家地址。
記者在網上查詢看到,許多醫藥公司的網站都郵寄銷售多種藥品,有的還銷售一些國外產的藥品和醫療器械,這些醫藥產品的買賣說明上都標示『無發票』。記者按照網站提供的電話號與一個賣藥者聯系,對方回答:『郵寄藥品需要付郵資,這筆費用由你出,你把詳細地址留下,然後到中國工商銀行往我們公司的賬戶中存入3瓶藥的藥款350元和80元郵資,錢到賬就把藥給你郵過去。』
據了解,《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管理辦法》中規定,提供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的網站,除已取得藥品招標代理機構資格的單位所開辦的網站外,一律不得提供藥品交易服務。業內人士指出,在網上買處方藥得不到醫師、藥師的用藥諮詢和指導,直接威脅到用藥者的生命安全,買藥應到有藥品經營許可證或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的正規藥店。網上銷售藥品的方式規避了多項監管,一些公司無證經營藥品,藥品質量無法保證。網上還有一些來歷不明的非正規流通的藥物,其主要成分為醋酸強的松、氨茶鹼、利眠寧、磷酸可待因等激素類或精神麻醉類藥物,短期服用對病情有較好的緩解作用,患者卻不知道服用後可上癮致殘甚至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