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5日電 地處小興安嶺東麓的農墾寶泉嶺分局共青農場,依托遠離大中城市少有污染,地淨田潔的獨特自然優勢,加強綠色有機基地建設,並多方建立聯系與國際市場接軌,全場近七成的糧食、山產、土特產貼上『綠色有機』的國際通行證,帶著北大荒特有的清香、純朴穿城市、挺歐洲,踏出了一條通往『世界廚房』之路。
國慶剛過,秋糧還沒大量上市,在共青農場的有機大豆田裡、曬麥場旁、工廠車間的門前,貼滿發往日本、德國、東南亞各種標簽的運輸車輛早已來來往往。正在組織發運的外貿公司李經理介紹,到目前,全場的農產品已出口到12個國家和地區,前年以來,已累計外貿出口創匯920多萬美元。今年還首次向歐盟出口有機大豆600噸,預計年度創匯將超過350萬美元,全場70%的有機產品中有一半以上漂洋過海。
這個農場從1999年開始建立有機種植基地。他們從廣闊的沃野中選擇出有著良好生態環境,沒有土壤、水源大氣污染並遠離交通要道,沒有明顯塵土污染和遠離居民區的地號播種。在生產管理過程中,完全按國際有機產品標准執行,確保生產、加工、運輸、貯藏等全過程不受禁用農藥肥料等污染。農場與所有有機產品生產單位及個人簽訂了控制污染協議書。制定了有機大豆、紅小豆、水稻等8種主要作物的安全生產措施標准。入庫時嚴格按規定檢驗合格後再分品種、等級質量分級進行保管。當年就獲得了歐盟認證的有機頒證機構『瑞士生態市場研究所』頒發的『共青有機農場』證書。2000年,農場又獲得日本有機和自然食品協會(JONA)『JAS有機大豆』認證。是墾區最早獲得歐盟『有機農場』認證及日本『JAS有機大豆』認證的農場之一,目前已連續四年通過認證。今年上半年,德國SGSIN鄄STITFRSENIUS公司給農場發來一份傳真說經過本公司嚴格檢測,共青農場的大豆農殘、有機氯殺蟲劑農殘、有機磷酸酯農殘、合成除蟲菊酯、其他有關DFGS19的農殘指數全部在德國有關條例的規定限額以下。這標志著共青農場大豆可以暢通無阻地擺在歐洲任何一個國家的餐桌上。
這個農場還充分利用有機種植基地的『國際標簽』,做強做大有機食品產業,把有機種植基地,有機加工基地,有機銷售網絡和種植農戶、公司緊密結合,走產業化道路。把農場的『愛墾』品牌有機系列產品加盟到浦優系列,利用浦優已有的銷售渠道,打入上海各大超市。今年,他們還投入1800萬元新建共青有機食品加工、大米加工、食用菌加工、特產粉絲、山野菜8個綠色食品工業區。全部達產進入經濟運營後,年出口額將擴大到2億元以上,利潤超過5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