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0月26日電 題:老巴奪演繹中國卷煙工業多幕劇
百年時間或許並不長,但是松花江南岸這個城市的歷史,讓我們讀起來卻是這樣的沈重,一個世紀的時間裡,這裡演繹了那樣多的滄桑,那樣多的悲歡。而今,哈爾濱設治百年紀念日裡,我們開闢這樣一個欄目,回看歷史,並不僅僅是為了品味其中的甘苦,而是更好地謀劃未來。我們相信,我們居住的這個城市,會有更好更美麗的明天。我們祝願她。
哈爾濱卷煙廠,中國第一家卷煙廠,今年103歲。
哈爾濱卷煙總廠前身是1902年由波蘭籍猶太人伊利奧.阿羅維奇·老巴奪與其弟阿勃拉·阿羅維奇·老巴奪在哈爾濱創辦的手工作坊。
清光緒24年(1898年),中東鐵路開通,大批俄國人遷入哈爾濱。俄式紙嘴卷煙即『大白杆』也從俄國輸入哈爾濱。
波蘭籍猶太人老巴奪和其弟隨著大批外僑來哈經商,當時外籍員工有吸食木斯斗克(俗稱煙斗)及白杆煙的嗜好。老巴奪兄弟兩個抓住這個機遇,從俄長途販運煙絲和大白杆煙。
清光緒28年(1902年),老巴奪兄弟在道裡中央大街馬迭爾飯店附近買了一幢門市房,購置了俄式手搖制紙嘴機和普通煙機各一臺,開辦了制煙手工作坊。從此,開創了中國制煙工業先河。
清光緒30年(1904年),制煙手工作坊取名為『葛萬那煙莊』;1909年改稱老巴奪父子煙草公司。1914年,英美香草公司與老巴奪合資辦廠,改名為英商老巴奪父子煙草有限公司。1920年在山街(現一曼街)佔地面積18447平方米,興建廠房9595平方米,產品覆蓋東三省,遠銷俄羅斯。
1930年,其經營權全部落在英美煙草公司,老巴奪兄弟攜巨額利潤去了法國。
哈爾濱被日本侵佔後,將煙廠改名為『滿洲煙草株式會社』,經營人員全由日本人擔任。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老巴奪的兒子M.E回到煙廠當總辦,恢復老巴奪父子煙草公司名稱。1952年4月,哈爾濱市政府將老巴奪父子煙草公司有償收為國有,定名為『國營哈爾濱制煙廠』。
2003年底,由哈爾濱卷煙廠對海林、穆棱、綏化三卷煙廠進行合並重組,打造成為全國低檔煙生產基地,產品不僅統佔本省市場,還大量南進。重組當年產利潤突破1.5億元大關,實現1.77億元,同比增長393%;今年上半年實現利潤8583萬元,創歷史最好水平。職工人均收入突破2萬元大關,同比增加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