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0月26日電 據調查,兒童學習鋼琴近年在哈市再度成為一股熱潮。很多家長相互間打招呼時,互相詢問,你的孩子學鋼琴了嗎?在哪兒學?專家對此提出勸告:『鋼琴熱』並不足喜,很多家長在認識上存在誤區。
『鋼琴熱』存在兩大問題
業內人士指出,鋼琴熱存在兩個誤區:鋼琴師資隊伍問題和盲目想學習鋼琴的問題。
鋼琴師資隊伍的問題是師資短缺。據統計,哈爾濱市目前鋼琴保有量已達15萬架,鋼琴老師的數量卻遠遠不夠,不合格的教師在鋼琴教學隊伍中佔相當比例。每年鋼琴考級,都有一些孩子因為老師的教學水准不夠影響孩子的成績。有關人士呼吁,一些音樂院校應增設鋼琴幼教專業,專門培養一批鋼琴幼教師資力量,有關部門應該對現在的幼兒鋼琴教師進行上崗培訓。
學習鋼琴存在盲目性,是目前鋼琴學習熱潮中的大問題。家長讓孩子學琴的動機各種各樣:趕時髦、昇學加分,還有望子成『大師』的,還有純粹為考級的。專家指出,受這些動機驅使讓孩子學鋼琴是不對的,家長應認識到鋼琴教育的本質是音樂藝術素質教育,鋼琴只是個媒介,要通過學習鋼琴讓孩子學習音樂、了解音樂、領悟音樂。
經濟精力雙重負擔
據了解,自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哈爾濱市不少家長在孩子的藝術教育投資上不惜重金。一些家長在小孩還不到學琴年齡時就為孩子買鋼琴,一架鋼琴價格不低於萬元,上一節鋼琴課80元到200元不等。一位孩子通過鋼琴業餘七級考試的家長稱,她為孩子學習鋼琴投資已超過10萬元。記者調查發現,在中小學裡,每個班裡多則三五名,少則一二名,都有業餘學習鋼琴的同學。
購置鋼琴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鋼琴的維修、調律,學琴的學費,都是一項長期的支出,對於許多家長來說並不輕松。在時間上的耗費也是驚人的,據專業人士統計,一個合格鋼琴手需要2.5萬小時的琴上訓練,兒童時期每天練習時間應在6小時以上,以現在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想保證足夠練習時間是不可能的,必須放棄部分學業纔能謀求專業發展。
不是靠勤奮就能學好音樂
專家指出,並不是靠勤奮努力就能學好鋼琴,要成為音樂家,有幾個先決條件:一是極好的音樂天賦;二是物質基礎;三是有好的老師。然而,這些條件同時出現的幾率很小,現在,全國有無數的孩子在學琴,但絕大多數孩子並不具有藝術上的天賦與特長,盲目學藝的結果是使絕大多數孩子在藝術的苦海中煎熬。
許多家長認為只要孩子勤奮就能學好音樂,省吃儉用給孩子買鋼琴,請鋼琴教師,期盼著孩子能學出成績,許多孩子考到六、七級後,就再也上不去了。家長們不明白,同樣努力為什麼總是少數孩子學得好。專家說,一個人能夠達到什麼樣的音樂水平,決定因素是他是否具有音樂天賦,個體音樂天賦先天差異非常大,對於鋼琴、小提琴這樣高度復雜的樂器,要達到一般的演奏水平,所要求的能力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具備的。孩子學習成績差距越拉越大,家長一旦發現孩子『不是那塊料』,要盡快尋找孩子的其他閃光點,這纔是明智選擇。
難在培養孩子的『琴趣』
專家指出,兒童從師學藝之初,僅憑課堂幾十分鍾的傳授不能完全理解老師的要求,這就需要家長跟孩子一起學習,因為家長的理解力比孩子強,孩子理解不了的可以回家再耐心講解,引導孩子按老師要求做。在兒童學藝入門階段,不要讓孩子一遍遍地彈自己喜歡且易彈的曲子『過癮』,要提出新要求在難點上多磨煉。
一些孩子是被迫學琴的,造成大人罵孩子哭的『悲慘世界』。有調查證明,讓孩子在作業和練琴之間選擇,絕大多數孩子寧願寫作業。許多孩子練琴時以喝水、上廁所為借口,甚至裝病、自殘逃避枯燥無味的練琴。哈市有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女孩,不惜用自殘的方式來表達對練琴的不滿。專家指出,孩子不喜歡彈琴是很正常的。在學琴過程中,每天至少45分鍾的練琴對於任何人都很難忍耐,成人耐心做事大多不是興趣,而是責任和利益。可孩子彈琴不會帶來利益,還要放棄娛樂時間,成年人學鋼琴都需要很強的自制力,孩子就更不容易,所以強迫孩子練琴容易引發孩子的過激行為。
想成『器』先測試
據一名從事多年音樂啟蒙教育的幼兒園園長說,一些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未滿入園年齡就讓孩子來學琴,希望幼兒園放低『門檻』,還有一些不到2歲的幼兒就有了學琴經歷。她說,家長無需心急,3歲以內的幼兒不要過早學鋼琴等樂器。孩子在2歲半至3歲半時,是接受音樂啟蒙教育的最佳年齡。如果功利性過強地傳授樂器技能,反而容易得不償失。常有家長這樣地提問:『老師,你看我的孩子可以學琴嗎?學點什麼好呢? 』其實,父母用心觀察可以在孩子在兩三歲甚至更早時,就看出其表現出來的能力與興趣傾向了。例如,孩子咿呀學語時能隨著收音機或電視機裡的歌聲唱,或在站立不穩時就跟著音樂節奏舞動手腳,或在稍大一點時看別人彈琴跳舞就模仿,這說明孩子的音樂感受力很強。特別是有的孩子對近處人的談話充耳不聞,卻對遠處傳來的細微樂曲凝神傾聽,甚至能准確模仿出不同的音高與節奏,這說明孩子的音樂聽覺敏銳。還有的孩子音樂記憶力較強,聽過兩三遍旋律性較強的歌曲與音樂作品後能模仿唱出來。這些是孩子具有音樂纔能閃現出的火花。
家長可以請專家對孩子的先天音樂能力進行科學地測試,進行基本評估,對孩子學習音樂及能力發展提供參考。測試內容分為節奏模仿、音高聽辨、曲調模仿、唱歌及演奏能力和孩子自身生理條件等方面,專家會根據孩子的年齡、身體發展、理解能力、生理發展條件等進行判斷,用科學專業的測試方法提問、觀察、測試和分析。測試結果不是定性不變的,但可以根據孩子的各方面情況作出初步判斷,避免家長盲目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