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綏芬河上半年口岸貨運量佔黑龍江省貨運總量的83%
2005-10-27 09:02:5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曲靜 秦嗣臻 胡日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27日電?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綏芬河,當首推『魅力』。幾天來的采訪,無論是在燈光夜景下徜徉街頭,還是隨意步入中俄文牌匾對照的小店,或是傾聽發生在綏芬河的傳奇,無一不讓我們體悟到這座邊境小城的魅力。

  綏芬河,一個地地道道的移民城市,十多萬人口中,有一半以上是外來移民。雖是彈丸之地,卻幾乎可以尋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口音,『對俄貿易第一口岸』的優勢,是綏芬河的魅力所在。據了解,全國各地每天僅進出綏芬河的貨車就有4000多臺。

  ?今年上半年,綏芬河口岸貨運量實現386.6萬噸,佔全省口岸貨運總量的83%,進出口總值達到11.2億美元。

  『我來綏芬河十年了,現在已經買了廠房和住宅。』在綏芬河經營服裝的吳繼民告訴記者,『雖然綏芬河城市不大,但是商機無限。』這位浙江商人的服裝通過綏芬河銷往俄羅斯的遠東地區、莫斯科以及白俄羅斯。

  看商機魅力不能不去青雲市場,它是綏芬河邊貿的領頭軍。從1991年開業至今,這個市場在俄羅斯尤其是遠東地區有了相當的知名度。近幾年,每年的交易額都在20億元人民幣以上。如果說,青雲市場是綏芬河民貿發展的見證,那麼不斷在綏芬河境內興建並紅火起來的各類市場,則是綏芬河對俄貿易走向繁榮的晴雨表。福建商人蘇文彬,在綏芬河投資開發了旭昇國際商廈。他介紹了當初進入綏芬河的想法:『2001年來到綏芬河時,起初只是想試探性的投資,看一下這裡的市場環境,如今已經在這兒待了五個年頭,可以稱為綏芬河人了。』

  夜晚漫步綏芬河街頭,時不時與三五成群的俄羅斯人擦肩而過,讓我們有一種置身異域的感覺。這座因中東鐵路而興起的百年口岸,因特有的地理、歷史、人文稟賦,形成了中俄文化交融的獨特魅力。

  還沒到綏芬河,就聽說當地稱交換為『欠欠』。經詢問方知,這是外文的音譯。最早易貨貿易時,雙方語言不通,就用簡單的英語、俄語加上手勢交易,於是音譯過來的『欠欠』就成了雙方認可的語言。如今,在綏芬河的各大賓館,每天都有3000左右俄羅斯人入住,綏芬河的大人小孩都會說上幾句俄語。

  斯瑋娜來自烏克蘭,中國名字叫姚靈嵐。她丈夫是一位哈爾濱小伙,倆人在綏芬河開辦俄語學校已有四年多,從他們學校畢業的學生,有的還去了俄羅斯工作。現在來學習俄語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城市特殊的語言需求,讓斯瑋娜和她的丈夫在綏芬河找到了事業的支點。更開心的是,她不但了解了中國文化,還交上了很多中國朋友。閑來與丈夫逛街看朋友,一點都沒有身在異鄉為異客的感覺,也沒有人用好奇的目光追隨他們。

  小城雖小,有容乃大。『夢想永遠被歡迎』,這是去年綏芬河參評中國魅力城市評比時的口號。應該說,歡迎夢想,的確是這座城市的特質。正是這種特質,纔出現了中國民營建機場第一人王學文;纔實現人均GDP、住房面積、百人擁有的小汽車量、工資額和銀行的存款等全省許多個第一;纔吸引來了香港世茂、大唐集團、上海實業、香港北海等一大批知名企業投資興業……如今,這座城市正以足夠的自信與激情,配合對俄經貿戰略昇級,致力打造『北方深圳』。誰能否認這夢想不會成為現實呢!

  ?

  ?

 

俄羅斯的原木在綏芬河經過深加工制成餐桌椅銷往國內外。?? 本報記者 蔣國紅 攝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