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8日電 眼下,正是候鳥遷飛的重要季節,隨著國際上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發展,作為眾多候鳥遷飛必經區域的我省正面臨著候鳥遷飛帶來禽流感病毒的隱患。記者今日從省林業廳野生動物保護處了解到,黑龍江省日前緊急啟動野生動物疫源疫病應急預案。同時,設置在全省各地的9個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國家級監測站點也展開緊張的監測和布控工作。
黑龍江省候鳥遷飛的主要季節是每年春季2月至6月,秋季9月至11月。候鳥的遷飛路線大致有三條。其中東部線是:俄羅斯———興凱湖———長白山———渤海灣———朝鮮或日本;中部線為:俄羅斯———小興安嶺沿松花江———北戴河、黃河三角洲———長江中下游越冬;西部線為:俄羅斯———大興安嶺———北安———紮龍———北戴河、黃河三角洲———長江中下游越冬。據省林業廳野生動物保護處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途經我省的大部分鳥類已經遷徙完畢,不過還有一些大型水禽如天鵝、鶴類、鷺類沒有完全遷走。
日前,我省啟動了野生動物疫源疫病應急預案。國家林業局還確定我省嫩江高峰鳥類環志站、帽兒山鳥類環志站、興凱湖自然保護區、紮龍自然保護區、帶嶺碧水中華秋沙鴨自然保護區、東方紅保護區管理站、青峰鳥類環志站、大興安嶺多布庫爾自然保護區、塔河林業局保護區9個站點為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國家級監測站。目前在各個監測點都配備專職監測人員和配置樣本采集、病料保存消毒滅菌等多種設備,以保證日常監測樣品的采集、送檢。東北林業大學帽兒山鳥類環志站制作公告牌,向群眾宣傳野生動物疫源疫病防疫知識,並公布舉報電話,發動群眾參與監測。高峰監測站將與人類接觸較多的喜鵲、烏鴉、雁鴨類、燕類、麻雀和猛禽作為重點監測對象,並增加了專業照相機、望遠鏡等監測設備。紮龍監測站和興凱湖監測站則分別組織了航空調查和興凱湖流域鳥類種類、數量分布及其生境調查,為確定重點監測區域、重點監測物種和重點監測通道提供科學依據。
據省林業廳野生動物保護處陶金處長介紹,我省已經成立了省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中心站,並計劃在七星河、安邦河、洪河等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在森工林區和大興安嶺林區建立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省級監測站,使監測覆蓋面能夠初步覆蓋我省主要野生動物棲息地、野生鳥類遷徙通道、停歇地和集群活動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