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0月29日電 買房、租房,是市民生活中的常有的經歷,為了拓展信息源,人們常常求助於房屋中介。然而,受利益的趨使,越來越多的『黑』房屋中介出現了,它們非但不能幫助市民,反而采取種種的手段,騙人錢財。黑房屋中介,究竟有哪些騙人的伎倆?
花招一:騙取『看房費』
現在哈爾濱市大多數的房屋中介公司一般實行免費登記,20元看房。在一家私企工作的王女士在道裡安字片幾家房屋中介登記了『求租一室一廳』的信息,並在其中3家分別交了20元『看房費』。頭一個星期,所有房屋中介均無回音。王女士便主動上門去問,而房屋中介均稱一室一廳是最緊俏的房子,很難找。過了幾天,其中一家中介提供了位於安和街的一套房子。由於該房實際情況與中介提供的信息不符,王女士掃興而歸。隨後的幾天,王女士相繼接到了其他幾家房屋中介的電話,介紹的居然都是位於安和街的那套房子。王女士質問房屋中介:為什麼四五家中介公司推薦同一套房子?對方解釋說,房主登記房屋信息通常是采取『遍地開花』的方式,走完這家走那家,因此,附近一帶的房源都是互通的。房源是一樣的,而王女士卻付了幾倍的價錢,每家房屋中介都堅稱看房費不能退,她只能吃了『啞巴虧』。
據介紹,目前房屋中介公司租房信息的同化現象很普遍,同一個房源,往往家家都有,換個名稱就堂而皇之地貼出去。看房雖說『看到滿意為止』,但實際上,把房源信息中對戶型、家具家電、價格、地段等要求一一過篩,符合條件的並不多。
花招二:瞞天過海掙『差價』
要獲取二手房交易的真實信息,最重要的途徑就是與房主面談。但是許多通過房屋中介購房的買房人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房屋中介總是采取種種借口拖著不肯讓買房人與房主見面。據介紹,這其中可能存在著幾種情況:吃兩邊差價、拔高價格、故弄玄虛吊胃口、掌握談判優勢等。
吳先生的購房經歷令人深思:吳先生准備購買一套二手房,一家房屋中介的工作人員稱有一套標價22.5萬元的房子,幾經討價還價後,吳先生終於見到了房主。房主自己訴苦說,這套房子房主自己標價是20萬,並留了2萬元的還價空間,預想18萬左右成交;中介卻掛牌22.5萬,致使房子一直沒能賣出去。
另一家房屋中介也向吳先生介紹了一套房:道裡有一套實際面積70餘平方米的二手房,要價26萬。吳先生要求與房主見面,但房屋中介公司遲遲未作安排。過了幾天,房屋中介打電話來說,房主降了5000元。實際上,吳先生私下了解到,這套房子的市場價在23萬左右。於是吳先生明確表示不願再談,要談就和房主談,這筆交易便不了了之。
一位業內人士說,通過中介買房做到物美價廉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為真正的好房源一般首先就被房屋中介自己收購了,像一些在求購信息上說『一次性付款』的人,一般都是房屋中介公司。
花招三:不擇手段設騙局
某些公司為了騙取中介費,竟然設下圈套,誘租房者上鉤。他們先是告訴租房者有合適的房源,但必須先交中介費纔能得到房主的聯系辦法。而當租房者交了中介費後,房主卻往往回一次電話後便再也聯系不上了。原來,中介公司與所謂的房主是一伙的,他們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騙錢。
此外,有許多隱藏在小街巷內的中介公司從事著各種中介活動,但卻沒有任何執照。還有一些搭車做租房中介的小店———有的是裁縫店,有的是小餐館,有的是電話亭,有的是小賣部。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一些小房屋中介發布的房源信息大多是從別處或廣告中摘抄下來的。不光如此,一些公司為了橕場面,也會將別處的信息收錄在公司的計算機中。這些信息千回百轉,其真實性、有效性並沒有人去核實,於是常有看房而等不著房主,或房子早已租出去的情況發生。
慎選中介及時維權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哈市的房屋中介機構已發展到千餘家,承擔了哈爾濱市每年二手房和上市新樓盤30%以上的交易業務。由此可見,房屋中介對於哈爾濱市的房地產業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那麼市民如何纔能選到正規的、滿意的房屋中介呢?
有關專家建議:在房屋租賃、買賣二手房選擇中介時,要注意以下五點:一是要看它有沒有工商部門批准的營業執照;二是要看它有沒有市房屋土地管理部門審核頒發的資質證書;三是要看該公司有沒有一定規模的固定經營場所;四是要看它的資金實力如何;五是要看該公司在社會上的信譽好不好。另外,與中介機構簽訂合同,要詳細具體,要求對方明確約定租房地點和范圍、居室大小、設備和價格,一旦違約便可追究其法律責任。對中介公司提供房源的房主,要預先核查身份證、房證及當地派出所出具的出租房證明,避免上當受騙。
有一些市民在上了黑中介的當後,甚至不知道該到哪裡投訴。哈爾濱市的一位租房人在上當後曾給『110』打電話報警,『110』要她向消協投訴,而據消協的工作人員介紹,現在消協收到有關房屋中介公司的投訴非常多,但是由於沒有相關的具體規定,消協也只能進行調解。
目前相關管理部門已為房屋中介設立作為行業自律組織出臺的『行為規范』,給哈爾濱市的房屋中介機構立下了『鐵規矩』:中介機構欺詐客戶,服務不到位給客戶造成經濟損失,辱罵、威逼、恐嚇客戶,提供虛假房源信息等行為,將受到1000元至5000元的罰款。哈市房屋中介走上健康發展之路已為時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