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30日電 27日,今年65歲的楊金芝老人因病去世,此前,她承諾把自己的遺體捐獻給醫療部門,並辦好一切捐獻手續。臨終時,她對家人說,終於完成了心願,把自己的遺體捐獻給醫療機構,可以安心地走了。
28日,記者來到楊金芝老人生前的住所———哈市道外區保障華庭小區的家中。這是一間兩居室的房子,進入老人的臥室,室內陳設極為簡單。楊金芝老人的女兒張女士向記者講述了老人為捐獻遺體而衝破家庭重重阻力的事。據張女士介紹,去年11月份楊金芝老人患病住院,被確診為胰頭癌晚期。當得知自己是癌癥晚期後,老人對子女說『能多活一天是我的福分,我想像閆阿紅一樣把遺體捐獻給醫學部門,讓醫生用我的遺體從事研究工作,也算是一點貢獻。』張女士說,當時她們幾個子女都不同意母親這樣做,因為養老送終是一項傳統。
說到這裡,張女士不時掏出面巾紙拭去眼角的淚水。張女士說,今年6月份,母親的病情惡化,在省醫院做了二次手術,術後回到家中靜養。今年7月份,母親忽然『失蹤』了一天,晚上回來後,就感覺她的心情特別好,告訴家人說,她去醫科大學領回了遺體捐獻申請表,死後要將遺體無償捐獻給哈爾濱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解剖教研室。由於捐獻遺體需要家屬簽字,而張女士等幾個子女起初對此不同意,楊金芝老人就時常勸導子女,還拿不治療進行威脅。為了讓母親能配合治療,她們幾個子女只好在申請書上簽字了。張女士說,當她簽字時,不住地流淚,覺得母親活一回屍首都保不全,特別不是滋味,而母親卻坦然地安慰她說:『幫我完成夙願,我死而無憾。』7月28日,老人又『失蹤』了一天,晚上回來對子女說,已經在公證處做好了遺體捐獻公證了,這下可以好好地睡一覺了。
10月27日,楊金芝老人因病去世,其家人遵照老人遺願將遺體捐獻給了哈爾濱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解剖教研室。據哈爾濱市遺體接收站的工作人員介紹,2001年哈爾濱市紅十字會率先在哈爾濱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解剖教研室成立遺體接收站,捐獻遺體都是無償的。但是4年來,只接收了30具捐獻的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