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七臺河市在協調發展中立足科學謀劃 延伸煤經濟
2005-10-31 09:41:5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峻 秋月 呂天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31日電 這幾天,家住七臺河市采煤沈陷區的王老漢像過年一樣高興,逢人就講:『沒多久我就要喜遷新居了。』在七臺河,和王老漢一樣,總共有9000多戶居民不久將搬進新居,徹底告別破舊房屋。這樣一些群眾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的解決,主要得益於這個市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發展煤炭循環經濟,實現了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群眾的居住難、就醫難等問題,逐步得以解決,和諧的氛圍逐步形成。

  煤炭資源枯竭了怎麼辦?七臺河市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發展煤炭循環經濟,把原煤洗成精煤,把精煤煉成焦煤,大力發展煤化工、煤轉電、煤轉焦等,做活做強煤炭這篇大文章,形成了以煤為依托,精煤、焦炭、電、油、化工產品的產業鏈條。

  七臺河市發展中注重發揮資源優勢、民營經濟體制優勢、環境優勢和區位優勢,牢牢抓住招商引資上項目這個興市立市之本,努力實現經濟又快又好地發展。一家瀕臨破產的選煤廠,被億達信煤焦化能源有限公司買斷後,上80萬噸焦化項目,企業從此起死回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4年利潤居全省工業企業第15位,納稅居第45名。2005年納稅額將達到1.3億元。三年來,這個市共上各類項目1725個,完成投資69.8億元。其中,僅焦化項目就投資20多億元。

  發展煤炭循環經濟的同時,七臺河市兼顧非煤產業的發展,在充分調查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建設『三大基地、做強九大產業集群』的構想。『三大基地』就是建設優質焦煤基地、優質焦炭基地、北藥種植基地。『九大產業集群』就是電力產業、木制品產業、新型建材產業、煤化工產業、機械制造產業、食品加工產業、鋼鐵和鑄造產業、旅游產業和教育文化產業集群。目前,以雙葉家具為龍頭的木制品產業群體已經形成。去年雙葉公司實現銷售額1.2億元,上繳稅金超千萬元,圍繞雙葉家具上游產品加工的企業已經達到30多家,從業員工超過萬人。

  今年1至9月份,七臺河市本地生產總值增長1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2%,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10.66億元,增長102.3%,國內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實現18.0億元,地稅和財政收入增幅均居全省第一。全市經濟呈現了『九大亮點』,創下了『七個歷史新高』。

  在經濟實現加快發展的同時,七臺河市堅持以人為本,下氣力解決居住難、上學難、洗澡難、就醫難等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以此為突破口,為群眾辦好『十項利民行動』,努力構建和諧的生活環境。

  七臺河緣煤而生,因煤而興。沈陷區居民的住房問題一直是『老大難』問題。截至2003年末,這個市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2億多元用於沈陷區的改造和搬遷。去年,七臺河市開始建設佔地面積69.42公頃,工程總投資約6.4億元的欣源小區。現在,一座座樓房拔地而起。

  為改變教育結構,提昇教育層次和水平,今年,七臺河職業學院正式成立,首批1000多名新生已經入學,這個市沒有高等學府的歷史從此成為過去。為改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的狀況,三年來,這個市城建總投資30多億元,相當於前10年的總和,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通過連年開展的城市整潔和綠化、淨化、美化活動,形成了具有煤城特色的山水園林城市,在城區已有的桃山公園、仙洞山公園的基礎上,今年又投巨資修改了礦工廣場和湖濱廣場,為提昇城市品位和市民休閑提供了理想的場所。

  在七臺河市的偏遠鄉鎮農村,農民洗澡難的問題如今基本得到了解決,農民們也能和城裡人一樣,舒舒服服地享受熱水浴了。原來有著『土圍子』之稱的茄子河區,今年新建14家浴池,全區浴池達到30多家。

  看病難問題一直是壓在農民心中的巨石,不少農民談病色變。今年,七臺河市投資390多萬元,改造全市鄉鎮衛生院8所,市直三家醫院免費培訓鄉村醫生70多人次,診治病人300多人次。現在在各鄉鎮村屯,農民們小病不出家門就能治得利利索索,農民健康有了一定的保障。

  經濟發展,社會和諧,心齊、氣順、勁足、風正,如今的七臺河市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