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31日電 當前黑龍江省的文化建設面臨著極好的發展機遇,我們應該抓住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研究確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的良好契機,圍繞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引導能力,把城鄉文化建設擺上更加突出位置,促進文化與經濟的深層次融合,把邊疆文化大省建設推向一個新階段,使經濟、政治、文化事業與社會同步發展。
參與座談者:省社科院研究員董鴻揚
市社科院地方史及旅游發展研究所研究員王晶
記者:一個地方的形象如何關系重大。好的形象可以帶來無窮的效益。在建設邊疆文化大省,加強城鄉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新理念來塑造黑龍江形象?
董鴻揚:我感覺,新的文化理念就是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統領下,在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實踐基礎上,形成的符合時代要求的,與時俱進的價值體系和思想觀念。它包括我們優秀文化傳統中富有生命力的東西,也包括國外優秀文化遺產中富有價值的東西。尤其在改革開放時期,廣大人民群眾創造出新概念、新思想和新的精神。特別值得指出的是,我省有豐厚的特色文化資源,古往今來,形成了豐厚的獨特的文化傳統。如闖關東精神、抗外來侵略的愛國主義精神、北大荒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突破高寒禁區的精神、偉大的抗洪精神等等是我們永恆的文化精神財富。還有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生發出來的勇於合作與競爭,講究效率、信守契約、雙贏等市場經濟文化理念和尊重人、理解人的以人為本的文化理念。
記者:城市形象,是城市生態環境、經濟活力、文化底蘊、精神品格、價值向導等綜合功能的結構性呈現。一個省的形象也大抵如此。我們應該樹立什麼樣的黑龍江形象呢?
王晶:簡單地說,從產業形象看,應該是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邁進,由老工業基地向重振裝備工業基地奮進。從文化上講,努力建設邊疆文化大省是我們的現狀和目標。人的形象和風貌是一個地區形象的集中體現。黑龍江曾經就樹立黑龍江人形象展開過大討論,這個討論非常必要,當前,可以結合城鄉文化建設工作,再深入地進行討論。
董鴻揚:的確,人的形象折射著一個地區的形象。塑造人的形象是塑造一個地區形象的關鍵一環。為了緊跟時代潮流,各行各業都應塑造既稟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又有時代特點;既有地域特色又吸納國外優秀文化傳統的現代性特征。具體些講,大致要有以下幾點:具有遠大理想;創新精神;開放的心態;社會公德意識;現代法制觀念;理性與效率感;科學文化知識;健康全面發展的人格。
記者:一提起黑龍江,有些人就聯想到『傻、大、黑、粗』,好戰斗勇,其實,黑龍江人也有豪爽、熱情等可貴品格,為什麼公眾會有那麼多負面印象呢?
董鴻揚:一方面,是我們宣傳不夠,很多外地人尤其是國外對我省的了解還停留在過去,或者是知之甚少。另一方面,近年來,以趙本山為主力的東北小品的走紅,使人們對黑龍江乃至東北人的形象產生了誤讀。這些小品以反映東北農民和農村生活為主,並不代表黑龍江人、東北人的整體形象。但是,國外和國內很多地區通過這些小品來認知和評價黑龍江人形象,難免有失偏頗。例如,有些南方人以為東北人形象就是農村人形象,其實黑龍江是我國城市化水平較高的省份。所以說,黑龍江人的形象總體上說應該是城市人的形象。近現代的工業文化是主色調,黑土地域文化是它的底色,這方面我們宣傳得很不夠,使人產生了誤解。
王晶:其次,黑龍江的語言最接近普通話,這是我們黑龍江寶貴的文化財富,是我們的文化優勢。但某些文藝作品為了迎合某些觀眾的口味,過度地使用不規范的方言土語,歪曲了黑龍江的語言形象。
董鴻揚:還有,黑龍江人在人際交往形象上,歷來是開放包容,熱情大方,誠信待人,很多人都認為黑龍江人實在、好交。而一些文藝作品片面宣傳了黑龍江人氣盛好斗的『東北虎』形象。對於自身的不足,我們應該深刻反思,但也應該盡力扭轉外界對黑龍江和黑龍江人形象評價上的偏差,大力宣揚黑龍江人的文明形象。
記者:用新的文化理念來塑造黑龍江形象,具體到實際中,我們應該怎麼去做?
董鴻揚:我感覺,這裡面也有一個用先進的文化引導人的問題。首先,文藝界應創作出更多的優秀作品,反映黑龍江整體形象,反映現代城市生活,激勵本土人煥發嶄新的風貌,引導外地人對黑龍江形象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其次,應通過多種方式教化、訓練人們在公德意識、遵紀守法、待人接物等方面養成良好的習慣;最後,理論工作者應該做深入的研究,拿出一個系統的方案,供領導決策、百姓參照。
王晶:現在提倡經濟與文化融合,我建議,把經濟學的管理方式引入到對地區和人的形象塑造中。把企業的CI策劃方式引入到文化建設中。先為它定位,再像管理部門一樣用制度和規范去管理城市形象塑造。
董鴻揚:現在,有的城市、地區已經在請專家策劃形象,廣東有專門的研究所搞地區形象設計。設計之後,還應該有一個檢驗體系,靠自律和他律的合力來實現目標。
王晶:的確,光設計、教化,沒有考核,效果很難體現。可以把對城市形象的指標考核體系引入到對人形象的評價中。用量化指標來測評、檢驗其文明程度、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場合道德、十年道德等方面的進步。
董鴻揚:也應引導社會輿論對城市形象產生良好的促進作用。應定期做輿情調查,好的輿論予以鼓勵,不好的采取措施疏解或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