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哈爾濱10月31日電 隨著文化生活品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極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的發展。近一段時間,哈爾濱應運而生的民俗文化展,讓人們大飽了眼福。從『金上京』文化、滿族文化到即將展示的『濱江道署』遺址的風貌,有很多展品都是首次亮相。
今年,阿城除了對『金上京』博物館進行整體修葺,准備展示一些新收集的文物、民俗展品,再細做原有的『金上京』文化景點建設之外,還正在打造一組體現『金源文化』及民俗特色的景觀文化牆。據阿城市有關領導介紹,在已完工的大部分景觀文化牆中,將集中體現區域的歷史文化與整個中國文化的相融。這組牆建成後,將成為阿城市的一道民俗文化風景線。日前,阿城市還把僅在阿城出土的『銅座龍』進行放大,建成城市的一個特色的文化景觀標志。『「銅座龍」不僅是歷史的豐富遺產,還是民俗文化中的瑰寶』。
目前,正在邊建設邊展出的哈市首家滿族文化民俗館,從滿族的服飾、生活用具、婚喪嫁娶習俗等民間珍貴藏品3000餘件,用不同展品來展示滿族的風土人情:清朝初期作戰用的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及土炮等兵器和將士做飯用的『六耳釜』等一應俱全,當時官員乘坐的木質『轎車』和剃頭匠挑的剃頭挑子等,展品內容十分豐富。據黑龍江生態農業科技園負責人李紅介紹,我省是滿族的聚居區,有著豐富的文化基礎,建造滿族文化民俗館,就是要很好地展示生活在黑龍江的滿族所特有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很多展品都是首次亮相,比如以滿清性文化為主要內容的300多件展品,雖絕大多數為仿制品,但對了解和研究滿清性文化具有重要意義。李紅說,為讓更多的人了解本埠的文化,隨著整個滿族風情園建設步伐的加快,將陸續展出一些珍貴的滿族文物。
隨著『濱江道署』遺址主體工程的完工,布展工作也隨之展開。這幾天,哈爾濱道外區文體局的工作人員晝夜奮戰在『濱江道署』內,按照布展圖紙准確擺放每個文物的位置。據介紹,清朝時期全國100餘個衙門中,涉及到洋人事務的地方很多,但是哈爾濱『道臺府』中由官府修建的會洋廳是全國獨有,也是其特色所在。為了保證修舊如舊,設計人員查驗了大量史料和資料,並按照歐式傳統風格進行修建,會洋廳的鐵皮屋面采用現代材料按傳統工藝進行制作,根據清末時期歐洲家具特點進行布展。即將對外開放的『濱江道署』遺址,除了在建築上力保原來的風貌,屆時還將展出大量珍貴的展品———官印,『濱江道署』遺址發掘出的百餘片清末和民國初年的瓷碗、瓷瓶、瓷杯等瓷器碎片,清末建築采用的污水渠網絡、百年前『道臺府』總管家書等,這都為首次亮相。
哈爾濱市旅游局市場開發處的有關人士認為,哈爾濱民俗文化展的興旺,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龍江的旅游內容,尤其是一年一度的冰雪旅游旺季就要到了,很多民俗文化展將成為一個內容豐富的旅游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