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中俄邊境口岸綏芬河對俄經貿昇級『民』當先
2005-11-01 08:57:0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秦嗣臻 曲靜 李玉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日電 兩天來,我們在忙碌的綏芬河口岸進行大密度的采訪,終於和任鴻斌這位商務部下派綏芬河主管外經貿的副市長坐在一起,探尋口岸經濟與中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

  『民』字號是昇級的龍頭

  黑龍江省作為我國對俄貿易第一大省,在中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中起到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任鴻斌開門見山,而黑龍江省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首先是綏芬河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圍繞戰略昇級,省委省政府提出把綏芬河打造成『北方深圳』,使綏芬河對俄貿易再上新臺階。

  在談到如何對俄合作戰略昇級時,任鴻斌表示,我省包括綏芬河對俄經濟合作的主體主要是民營企業,所以首先面臨的是培植一些優勢企業、龍頭企業對俄合作。任鴻斌告訴記者,邊境貿易受中俄政策影響大,光靠貿易、靠第三產業有一定風險。所以必須發展加工業,做前店後廠,把我國內地、沿海發達地區的剩餘資本、生產要素轉移到綏芬河,把總部、分支機構設到綏芬河,向俄羅斯出口生產散件,帶動我國的機電產品、輕紡產品通過綏芬河打入俄羅斯。

  任鴻斌還饒有興致地介紹了綏芬河在俄羅斯遠東地區籌建的遠東工業園。他說,通過工業園加大南聯力度,把南方一些大企業吸引到加工園區內,在工業園裡進行散件組裝。一方面規避俄羅斯的高關稅,同時也可以帶動俄羅斯就業,並且可以長期合作。目前幾個大項目正在開展,如在中俄邊境兩側4.53平方公裡建立綏芬河———波格拉尼奇內貿易綜合體。除此之外,一些大的貿易集團也積極投資建廠,共同推進中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作為國家商務部下派乾部,任鴻斌立足綏芬河,也思索著邊境城市未來發展帶有普遍性的話題。

  他認為,中俄雙方就互市貿易區達成協議已多年,隨著兩國經貿關系的不斷深化和發展,以及兩國對雙邊經貿關系的高標准和要求,互市貿易區應賦予新的內容。1999年兩國換文確定的互市貿易區政策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在的發展要求,中俄兩國高層須盡快就功能定位達成框架協議,在框架協議下具體實施互市貿易區。互市貿易區對雙邊貿易有較大的推動作用,以後大的發展方向是中俄自由貿易區,互市貿易區可以作為中俄自由貿易區的一個有益嘗試。

  規范貿易中國制造要以質取勝

  任鴻斌坦言,綏芬河對俄邊貿發展很大一部分,特別是出口主要是通過民貿來實現的,其中不可否認,一部分是通過灰色通關進入俄羅斯市場。規范貿易是中俄貿易發展的趨勢,需要雙方企業逐漸規范,經營方式逐漸轉變。同時,規范貿易並非是扼殺邊境民貿,需要一個不斷完善、修正的過程。

  在談及出口商品時,任鴻斌認為,首先中國商人要樹立逐漸向正規貿易發展的思想,產品要能自己清關。其次,中國企業要提高產品質量,從以價格取勝逐漸轉向以質量取勝,以品牌取勝。另一方面,中國人的身份要合法,產品要合法,這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隨著俄羅斯政治的穩定,經濟的逐步發展,市場需求的逐漸變化,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同時,政府應給企業指明規范的方向,但最終真正的規范還要靠市場需求、靠供求關系、靠價值取向來實現。

  任鴻斌告訴記者,『一個突破、三個轉變』是目前綏芬河對俄貿易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一個突破』就是以綏芬河貿易綜合體為突破來拉動綏芬河對俄貿易整體提昇,同時通過貿易綜合體拉動對俄貿易、人流、資金流整體的聚集。『三個轉變』,第一,由邊境貿易向其它貿易方式多元化轉變;第二,從貿易對象看,以對俄貿易為主向以東北亞其它國家轉變,貿易對象更廣泛,更多元化;第三,從貨物貿易向投資合作、加工合作方面轉變,加強發展加工業的力度,以貿促工,以工帶貿,增強口岸地區自主發展能力。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