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日電 來自黑龍江省旅游部門的統計,今年『十一』黃金周共接待入境游客1.85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699.4萬美元,同比增長12%和15%;接待國內游客242.3萬人次,旅游收入10.4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6%和9%。根據旅游部門的統計,其中八成游客是來看五花山的。
據了解,今年秋季省旅游局著重推出了小興安嶺伊春、亞布力風車山莊、牡丹江鏡泊湖、五大連池等五花山觀賞十大看點及哈爾濱至阿城、撫遠、齊齊哈爾等地的十條賞五花山自駕車旅游線路。這些豐富的旅游資源及旅游項目為游客選擇城市周邊近郊游、家庭度假游、森林生態游及自駕車游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哈爾濱市周邊的二龍山、長壽山、松峰山等知名景區、景點在黃金周過後仍有大批游客光顧。牡丹江的大海林、橫道河鎮生態旅游村還引起了北京畫家的關注。中國人民大學美術系教授、赴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訪問多年的著名油畫家劉曉10月中旬專程赴海林、寧安、橫道河鎮、七裡地生態旅游村及柴河溝采風。計劃在這些五花山景色優美的地區做一周的拍攝、采風、創作,准備明年在俄羅斯、新加坡舉辦以龍江五花山為題材的油畫展。同時,約定今冬重返海林雪鄉,創作冰季題材的油畫,將龍江風光以油畫形式推向國外。
五花山旅游一改往年冷秋蕭條的局面,黃金周後旅游繼續昇溫,形成了黑龍江省的『後黃金周』。往年冷清的山林,成為登山、觀光、采摘、采風旅游者追蹤深秋神韻的熱土。
2000年,黑龍江省在亞布力舉辦了全省首屆森林五花山觀賞節,這種想法,是我省旅游人士的首創。從秋季旅游推介的謀篇布局來看,『五花山』被試圖當作一個主打品牌來推出。然而從首屆到2005年,五花山旅游節也辦了六屆,在今年特定的氣候條件下,五花山還是首次給我省旅游組織者們交上了一張滿意的答卷。
開發五花山靠天吃飯,後勁不足
然而,作為同冰雪一樣的旅游產品,我省秋季的五花山和我省夏季的『涼爽』資源一樣,目前仍然處於一個相對『尷尬』的境地———旅游產品概念明晰了,但是營銷的具體章法仍是擺在營銷者面前的一道待解之題。我們不禁要問:五花山觀賞還只能是靠天吃飯嗎?
黃金周後的雙休日,與朋友自駕車游覽山間的關先生對五花山著了迷,他說:『以前咱只以黑龍江冬季的冰雪和夏季綠色的森林為傲,沒想到秋季的大森林會這麼美,就像一位風姿綽約、成熟美麗的婦人,在秋日湛藍的天空下,展示著獨有的魅力!』
據悉,攪熱了黑龍江秋季旅游的五花山,今年是應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
首先說天時,今年秋季天公作美,我省長時間秋高氣爽,由於氣溫相對較高,五花山景色的出現也錯落有致,在黃金周後的半個月內仍然可見;
再說地利,省內旅游公路暢通,路況良好;
還有人和,如今有車族日益增多,自駕出游無形中給悠閑自得地走進大自然、享受山野氣息的人們提供了一個好的休閑度假方式。人們走走停停,游山玩水。在這些特定的條件下,推出了六年的五花山旅游終於火了一把。
然而,記者了解到,雖然今年五花山火了,但五花山從被認知到被認可,要想成為一個強勢的旅游產品,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首先,是旅游人群的不穩定性。記者從伊春林區等景區了解到,觀賞五花山的以省內游客居多,省外游客多為采風愛好者。許多人都是誤打誤撞上了『五花山』,對五花山的概念還不甚了解,甚至有人認為五花山是地名。
其次,省內各大旅行社覺得它『食之無味』。據黑龍江長城國際旅行社有關人員介紹,該社今年8月末就推出了省內周邊多條五花山旅游線路,雖然報名的人比往年有所增加,但效果一般,20人以上的團只有五六個。據哈爾濱鐵道國際旅行社國內部業務員介紹,該社推出的亞布力、長壽山、二龍山、烏吉密等地的五花山觀賞線路,都沒有成團,連諮詢的客人都非常少。而有些大旅行社甚至沒有推出與五花山有關的旅游線路,而是主要經營組團出游業務。
五花山在旅行社『不叫座』,原因何在?省內十強旅行社之一的一名負責人給出的理由是:利潤小,市場需求弱,客源分散。有導游說,黑龍江所有的山都是五花山,沒什麼特色,而且秋天氣溫低,旅游項目單一,推不起來。而且省外游客基本都不知道有五花山,推起來有一定難度。激活五花山參照冰雪,打出品牌
我省剛推出五花山旅游時,北京一位記者十分感興趣,打來電話說要采訪,並問五花山離哈爾濱有多遠,可是,當接待的同志說,黑龍江到處都是五花山時,這位記者取消了采訪計劃。
遍省的資源怎樣推介?『五花山』旅游品牌的推出難道真的就是主管部門的一廂情願麼?
有人說,以前人們只在伊春看五花山,如今在哈市周邊看五花山的人越來越多,由此看來五花山旅游前景可觀。而更多的聲音是,五花山太多了,你叫五花山,他也叫五花山,沒有各自的特點,沒有文化內涵,導致五花山旅游發展不如人意。
在我省第六屆五花山觀賞節開幕式上,記者向一位知名旅行社部門負責人問及五花山旅游線路時,他卻反問記者『什麼是五花山?』其認真的表情說明他並非在開玩笑,原來該旅行社並沒有推出過五花山旅游線路。由此可見,這六年間,我們對五花山的營銷還遠遠不夠!
一色的香山紅葉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國內外游客,而多彩的五花山卻沒有形成品牌。如何進行營銷,在采訪中,業內人士強調最多的是『特色』和『文化內涵』。說起冬天的雪景,最美莫過於雪鄉;提起夏季的森林氧吧,人們會想到林都伊春;提起秋季的五花山色,不知何時會出現一個具有代表性的所在。
參與、體驗是旅游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這就像當年黑龍江的冰雪旅游,冰燈、雪雕很美,而人們看後總覺得意猶未盡,直到給人快樂體驗的滑雪運動蓬勃發展後,游客纔成倍地增長,冰雪旅游纔真正成為品牌而蜚聲海內外。我省的五花山旅游也缺少這些元素。
雖然省內各林區都會出現五花山景色,但由於我省各地植被不同,五花山的特色也不盡相同。據觀賞過吉林紅葉谷、香山紅葉和黑龍江多處五花山景觀的我省旅游愛好者畢先生說,黑龍江有一些林區的五花山景觀比其他地方的秋色都美,但由於沒有科學的細化的營銷,始終叫不響。
亞布力風車山莊副總裁張斌認為:『森林資源不是我省的惟一,但我省氣勢宏大的五花山景觀卻是全國最好。五花山美,但只有美還不足以吸引人。旅行社推的線路過於直白,缺少文化內涵,不能給游客留下想象空間。省旅游部門應組織專家研究各地五花山的特色,找一處最有特點的五花山作為代表,整體包裝後推出,纔能在國內形成效應,吸引更多的游客來黑龍江觀賞。』
背景資料
五花山
『五花山』是由天然混交林所形成的北方森林特有的景觀。到了秋天,混交林中的各類樹種呈現出不同的顏色。紅松依然保持四季常青的風格,落葉松呈現金黃色,而楓樹則是鮮紅的。由於山勢高矮不同、坡向不同,受到陽光照射不一樣,其顏色的層次也非常豐富,加之黑龍江森林植被好,浩瀚無垠,『五花山』景觀十分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