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有序應對無需恐『禽』 黑龍江確保將禽流感隔離在省門之外
2005-11-01 08:58:50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賈紅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日電 兩年前,當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在我國大規模爆發時,我省各級動物防疫部門積極行動,確保了全省疫情零報告。眼下,再次面對全球性的禽流感疫情,我省相關部門又將采取怎樣措施,確保將禽流感隔離在省門之外?近日,記者就此問題采訪了相關部門。

  內控重點:4種禽類強制免疫不留死角

  據省畜牧衛生防疫站站長李書華介紹,近年來,通過實行免疫會戰,我省動物防疫部門積累了不少防控重大動物疫病的成功經驗。目前,秋季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強制免疫會戰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中。

  據介紹,會戰期間,所有疫苗均由省獸醫衛生防疫站統一采購和發放,重點對種禽、邊境市縣禽類、農村散養禽和水禽進行了免疫接種。目前,種禽、邊境縣禽類和水禽應免率達到99.4%%。而對農村散養禽采取逐戶接種免疫的方式,所注射疫苗的費用由國家支付,應免率達到100%。為確保強制免疫取得實效,各地動物防疫人員逐村逐戶填寫免疫登記卡,健全完善免疫檔案。待會戰結束,省畜牧衛生防疫站還將統一檢查驗收。

  在防范內疫的過程中,禽捨消毒是另一項重要工作。結合免疫會戰,我省按照『省裡補一點、地方出一點』的辦法,解決了消毒藥品購置資金。目前,全省已使用消毒藥品895噸。重點對飼養、屠宰、加工、貯存、交易、運輸等有關場所、環境、用具進行了消毒。力爭做到不留死角、不留隱患。

  候鳥傳播禽流感嚴守省門遠離野鳥

  我省是東北亞生態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眾多候鳥遷徙的必經通道。當前已經確診的一些病例表明,當帶有病毒的候鳥與家禽接觸後極易引發禽流感疫情。

  據省林業廳野生動物保護處陶金處長介紹,以往這個季節,候鳥基本上已經離開我省。近幾年,由於氣候變暖的影響,候鳥遷徙的時間也拖後,因此,眼下我省仍有部分候鳥還沒有遷走。為了防范候鳥攜帶病毒感染本地家禽,我省已經啟動了野生動物疫源疫病應急預案。此外,國家林業部還在我省候鳥遷徙相對集中的地區設置了9個國家級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在這些監測站點,工作人員要采集候鳥和家禽樣品送檢,並設立了候鳥觀測點,觀測記錄相關情況。專家還建議,為了您的健康請遠離野鳥。

  在防范空中的候鳥侵襲的同時,我省還加強了對省門的看守。日前,省重大動物疫病防治指揮部就下發通知,要求各省際間公路、鐵路、水路、航空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增派人員,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加強流通環節的動物防疫監測,嚴防疫區禽類及其產品流入我省。

  鄰國發生疫情增加疫情監測頻率掌握禽類帶毒情況

  與我省相鄰的朝鮮和俄羅斯發生禽流感疫情後,省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揮部從10月26日起恢復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日報告制度,同時在全省恢復了開通24小時疫情報告受理電話。指揮部還要求各動物疫情測報站和邊境動物疫情監測站加大監測力度,增加監測頻率和數量、一旦發現疑似疫情要立即采樣送檢。

  同時,按照國家動物疫病監測工作的部署,我省還開展了禽流感疫情監測工作。據李書華站長介紹,通過免疫監測,動物防疫部門可以掌握禽類在注射免疫疫苗後,免疫保護率的水平。此外,通過對采集樣品的檢測,防疫人員還可以掌握家禽和野生鳥類帶毒情況並及時掌握疫情動態。目前,全省已經采集免疫家禽血樣22420份、咽喉和泄殖腔棉拭子4480份、鳥糞便棉拭子760份。其中,血清學檢測家禽免疫抗體達到86.7%,病源學檢測家禽咽喉和泄殖腔棉拭子全部為陰性,鳥糞便棉拭子檢測也全部為陰性。

  根據以上檢測結果,李書華告訴記者,這說明我省目前沒有禽流感疫情出現。

  市民談『雞』色變購買時要看藍色檢疫環和檢疫證明

  針對近期流傳的不能吃雞肉、雞蛋等說法,李書華告訴記者:『雖然當前禽流感疫情已經發展成為一種全球性的動物疫病,一些國家還出現了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但是,普通百姓不必因此產生恐懼心理。對於那些經過檢疫合格的禽類產品,消費者盡可以放心食用。』據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公布的一項調查,禽流感疫情傳播的主要渠道是:攜帶病毒的禽鳥羽毛、排泄物、分泌物以及被病毒污染的飼料和運輸工具等。『各國衛生防疫專家、官員和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已多次表示,烹熟的家禽肉蛋不會傳染禽流感。』

  據介紹,近期,省畜牧衛生防疫站已會同相關部門對市場上的禽類產品進行了抽查,檢查結果表明,在正規超市和大型市場上出售的禽類產品基本都是經過檢疫合格的產品,問題相對較多的是早市和一些小型農貿集市。因此,大家購買禽類產品時,要盡量到正規大型市場上購買。此外,購買時,可以要求售貨人員出示產品的檢疫合格證明,並觀察產品的色澤是否新鮮。如果是購買整只禽類產品,要查看產品上是否釘有藍色塑料檢疫環。

  李書華告訴記者,防范禽流感的前提是正確認識它的危害,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但是也不能因噎廢食,因為禽流感就拒絕吃雞肉是沒有必要的,也是不科學的。雖然目前我國還沒有出現人感染禽流感的病例,但是,飼養人員還是應該避免和家禽過分接觸,特別是老人、兒童和體弱多病人群。此外,飼養家禽的單位和個人也要增強防護意識,要做到不私宰、不買賣、不販運、不食用染疫、病死和不明死因的畜、禽。廣大群眾和養殖戶一旦發現疑似疫情,要立即向防疫部門報告,采取果斷措施,進行捕殺、消毒和無害化處理。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