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3日電 佳木斯市郊區農民把眼光放在農村公路建設上來,盯緊建設項目以填滿自己的『錢袋子』,有力地拉動了沿線經濟增長。受益的百姓把農村公路視為『命根子、錢串子、血管子』,稱農村公路建設為『民心工程』。
據了解,針對農村公路建設的特點,佳木斯在全省率先組建指揮部和通鄉辦,加大政府監督、社會監理、企業自檢、業主負責四級保證力度,使所建工程合格率達到100% 。2003年至2005年間,累計完成農村公路建設項目110項,建設裡程1375公裡,總投資7.4億元,使佳木斯57個鄉鎮通上高等級公路,佔全市73個鄉鎮的78% ;348個行政村通上硬化路面和標准砂石路面,受益人口78.8萬人。
農村公路建設直接拉動了沿線的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據統計,兩年間,當地農民工參加工程建設6800人(次),僱傭當地運輸車輛2200多臺(次),平均每人每年增收4000元。同時促進了建築機械市場、建築材料市場和運輸市場產銷兩旺。據悉,『十一五』期間,佳木斯將全面實施『三通工程』,即利用5年時間,使縣到鄉、鄉到鄉、鄉到村3000公裡的農村公路實現高等級路面相連通,使農村公路與國省乾線形成高等級公路網。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