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建築節能『遇冷』亟待三大突破 黑龍江省建築節能現狀調查
2005-11-04 09:00:0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劉柏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4日電 鶴城齊齊哈爾的10月已經進入了采暖期,氣溫一天比一天低。而齊齊哈爾建華機械廠家屬樓住戶家的室溫始終保持在18?24℃。室內溫暖如春,居民穿著內衣也不覺得冷。而在前兩年,同樣是這裡的住戶,每到冬天,居民們就像住在冰窖裡,穿著棉襖棉褲蓋著棉被也難抵擋陣陣寒氣。有些居民凍得受不了,搬走了。留下的居民為取暖,在家中建起了火爐和火炕。寒夜裡,整棟樓煙塵四起,成了都市中一道無奈的『風景』。

  兩年裡,住戶家裡冷熱兩重天,變化為何如此之大?建築的節能改造就是關鍵答案。

  據介紹,齊齊哈爾建華機械廠家屬樓始建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由於年久失修,到了2003年前後,樓體變得四處漏風,供暖系統也基本失靈。齊齊哈爾市政府為了讓這裡的居民們有一個溫暖而舒適的居住環境,發動黑龍江運建集團對該樓及附近的幾棟樓房進行了節能改造。幾棟樓的樓體進行了保溫處理,效率低下的供熱系統也更換一新。

  齊齊哈爾建華機械廠家屬樓節能改造是我省非節能住宅節能改造的一個較為成功的例子。改造後比改造前節省了近一半的供暖燃煤。

  而我省既有非節能住宅節能改造的現狀是:由於受缺少資金等方面原因的影響,改造步履蹣跚。

  據專家測算,我省城鎮現有2億平方米非節能住宅。目前已完成改造的,包括前面提到的齊齊哈爾的這幾棟樓房在內,只有4萬多平方米,佔需要改造的0.02%。

  省建設廳有關人士告訴記者,我省建築節能工作起步較早。早在1988年,我省就建成了全國第一個節能小區嵩山小區,嵩山小區的運行效果並不理想。17年來,這項工作推進得極其緩慢且極不平衡。到目前,我省共建成節能30%的住宅400萬平方米,節能50%的住宅4600萬平方米,節能65%的住宅只有5萬平方米。三者加在一起,也只有5000萬平方米,而這段時期建成的住宅總面積約25000萬平方米。新建節能住宅佔新建住宅總面積的五分之一,這些節能住宅集中在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和大慶等幾個較大的城市,其它城鎮則還處於空白狀態。而且由於現行供熱體制使得供熱系統的效率十分低下,使得節能住宅的節能效果大打折扣,出現了節能住宅不節能的現狀。特別嚴重的是,耗能量是普通住宅的數倍、面積以億平方米計的辦公樓、商場等公共建築的節能基本為零。

  建築節能到底能省多少能源,百姓們從節能房中獲得怎樣的實惠呢?有專家為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據他講,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當時建築的耗能標准是每平方米住宅耗能37.6公斤燃燒值為7000大卡/千瓦的標准煤。按照節能50%的標准,則每平方米建築可節標煤18.8公斤。理想狀態下,如果全省城鎮2億平方米的既有非節能住宅按節能50%的標准改造後,每年就可節省3760萬噸標准煤。同時可少往大氣排放數量巨大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塵等污染物。居民的能源支出也會相應減少,城市環境也將大大改善。

  數量眾多的非節能建築及未起到效果的節能建築成了一個消耗能源的『巨大黑洞』。據有關部門粗略測算,建築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直接和間接消耗的能源佔全社會總能耗的46.7%左右。建築已經和生產、交通一起,成為能源消耗的三大領域。

  開發商寧願『臉』上貼金不願增加節能投入

  -突破一現行法律依據的支橕

  一項利國利民的工作推行起來為何如此之難?一位建設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在依法治國的大環境下,沒有法律依據是主要原因之一。

  據介紹,目前建設管理部門推行建築節能的依據是建設部頒發和實施的一些節能設計標准及散見於《節能法》等法規中對建築節能的一些規定。1986年,建設部頒布實施了《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准(采暖居住建築部分)》,標志著我國建築節能工作啟動。該部標准要求北方地區居住建築采暖設計能耗在1980 1981年當地通用設計耗能的基礎上節能30%。1995年,建設部又頒布了新的《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准(采暖居住建築部分)》。它要求新建居住建築的采暖能耗以上世紀80年代初典型住宅的采暖能耗為基准,采暖、空調(和照明)能耗節約50%。前不久,建設部又提出在第二階段節能50%的基礎上再節能30%,即總體節能65%的目標。至目前,建設部已發布的專門用於建築節能的標准有《民用建築節能設計標准(采暖居住建築部分)》、《夏熱冬冷地區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准》、《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准》、《采暖居住建築節能檢驗標准》、《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准》等。

  這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標准執行起來並沒有強制約束力,而《節能法》等法規中的相關規定對執法主體、違法行為及對違法處罰等方面均沒有詳細規定,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目前,只有建設主管部門的科技處室在推動建築節能這項工作,它並沒有納入各級建設主管部門更別說各級政府的重點工作。新的法規極有必要明確建築節能條例的執法主體,並明確它的權力和責任,那樣纔會做能使法規落到實處。目前,有關的標准或法規並沒有規定違反它的相應處罰,即使有,也缺乏強制力,也使開發商願意把更多的精力花在『看得見的地方』,如景觀設計等方面,而不願投在建築節能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領域。

  在建立節約型社會的大氛圍下,國家認識到建築節能管理立法的重要性,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節能管理條例》正在醞釀起草當中。10月21日,在建設部有關部門的組織下,該《條例》起草小組的部分成員來到我省,就該條例草案的內容向我省的建設管理部門、供熱企業和房地產建築開發企業的相關人士征求意見。這表明,一部專門針對建築節能的國家法規可能很快要頒布和實行。也表明,建築節能的管理,將有法可依了。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我省有關建築節能的地方性法規的制定也已經提上了日程,最快明後年就可能出臺。屆時,在法律法規的保障下,建築節能工作將會有長足進展。

  百姓沒有節能動力運行需要經濟鼓勵

  -突破二節能市場化的利益掛鉤

  建築節能工作是『百年大計』,雖然短期內會增加消費者負擔,但長期來說,不論對消費者還是對社會,都是『利遠大於弊』。據介紹,目前由於節能建築材料市場開發的時間不長,因此相當部分該類型的材料造價還比傳統材料要貴。但經測算,現在即使使用了新牆材,其造價所佔的比例也不過僅佔整個建築成本的5% 10%。盡管目前其造價較貴,但是只需要用三五年的時間,節約下來的電費就可以收回節能材料方面的造價了。

  除了加強立法外,還有什麼辦法能使建築節能這項利在當代、惠及子孫的工作推行下去?日前,記者采訪了中國建築節能專業委員會專家組成員、哈爾濱工業大學方修睦教授。他告訴記者,購房者住宅節能意識欠缺,是目前市場上節能住宅得不到大力推廣的原因之一。目前施行的福利性包燒式繳費制度是建築節能標准推行最大阻力之一。

  節能市場化運作需要三種利益掛鉤。

  首先,繳費多少要和用熱多少掛鉤。方修睦分析到,我們目前執行的福利性包燒式繳費制度,采暖費用由居住者所在單位負擔大頭,導致單位面積用熱多少與住戶關系不大,這使住戶沒有節約采暖用能的積極性。如果改為將福利包燒費補到居民的工資裡,用戶自己花錢買熱,並按所用熱量的多少收費,那麼買房時,用戶纔會考慮選擇保溫好、可以自主調溫的節能住宅,纔能使節能建築的普及和發展有了市場的動力,而不用靠政府的強制措施去推行。

  其次,節能多少要和開發成本與投資回報掛鉤。由於節能建築的建造成本要比非節能建築高5%%?10%,造成大部分房地產開發商建造節能建築的積極性不高。方修睦教授說,如果建築是按節能標准建設,但是供熱系統效率低下,也會使節能效果大打折扣。現實中就有某小區的住宅是按節能30%的標准建設,但是供熱系統效率沒有變化,使得並未實現節省燃煤的目的。很多供熱部門為了節省燃煤,采取鍋爐間歇性的運行方式,但此種方式比不間斷的運行還要浪費燃煤。專家稱,除了改變目前的供熱體制外,還可以用財政稅收的手段來達到推廣節能建築的目的。據介紹,在西方節能做得比較好的國家,政府都有相應經濟鼓勵政策。如美國對新建節能建築施行減稅政策;歐盟亦提出了包括開征能源稅、稅收減免、補貼和建立投資銀行貸款等財稅政策。而我國就缺乏這樣系統的經濟政策支持。因此,當下應盡快研究制定建築節能的經濟激勵政策。到那時,房地產商受市場的引導,纔願意開發節能住宅。

  第三,節能改造要建立市場運行機制。對於既有非節能住宅,專家建議應建立改造基金來為改造工作進行合理融資。專家提出,可以由政府財政撥款建立基金或頒布相關法規,比如指定開發商在承建新項目時,按比例上繳一定利潤進入改造基金,以基金作為既有建築項目改造的啟動資金。另外,政府部門還可以對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的承接單位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例如減免改造所應繳納的費用等方式。專家還建議,將節能改造和屋頂的平改坡、城市環境綜合治理等工作結合起來進行。專家還提醒人們,在改造前,一定要進行評估,以免節能改造得不償失。對於既有非節能的公共建築,專家提議可以用能源服務公司的方式進行。服務公司對該非節能公共建築進行節能診斷,藉此提出節能目標,並與該建築的所有者簽訂改造合同,合同中應該規定雙方分享節省下來的好處。然後由服務公司提供改造資金、技術和材料等,對建築進行改造。這種方式是個多贏的方式,在西方國家已普遍實行。

  施工沒有標准圖紙不被采納

  -突破三全程監管體系亟待建立

  『目前,在建築能源消費中存在很大的浪費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管理不善造成的。再完善的法律法規、再好的節能技術、再好的節能設備,運行中如果沒有好的管理,也達不到應有的節能效果。』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建築業內人士向記者談了他對建築節能的一些看法。

  據他講,我國現有建築在設計過程中有一成以上的工程圖紙不能達到節能標准,而施工過程中能完全按照標准施工的比例很低。這說明,監管已經成為將節能工作落實的重中之重。針對這一問題,專家和相關人士都提出,對於建築節能的監管,要從工程設計開始,在施工許可、施工過程、施工驗收環節層層把關,直至房屋的銷售,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監管過程,這樣纔能將節能標准真正落到實處。

  首先要嚴審施工圖紙。據統計,設計圖紙符合節能標准要求的僅為八成左右。很多人提出,施工過程中的問題也許難以監督,但如果施工圖紙設計本身就不符合節能標准,顯然是在最初的審查中就缺乏強制措施。針對這一情況,應該讓節能建築施工圖紙的審查單獨立項,如果建築不符合節能的相關標准,施工圖紙就得不到批准。而後,還要經過各級建委的審查,如果不符合節能標准就不能拿到施工許可證。設計不達標的建築根本無法開工,可以從源頭上杜絕非節能建築。

  其次要監督施工過程。相對於非節能建築材料,節能建材在造價上要高一些。因此,有些開發商為減少成本,不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私自用非節能建材代替節能材料。實心粘土磚被禁多年卻仍有市場,也說明了建築中存在著一定比例的違規現象。專家提出,要將施工過程作為一個體系監管。施工單位作為主要負責人,要嚴格按照圖紙要求施工,保證各個分項工程的質量。而監理單位要按照規定,對建築中使用的材料、設備,包括各個工藝和分項質量都要嚴格監察。

  另外,要嚴格竣工驗收。竣工驗收可以說是檢驗建築是否節能非常重要的一環。業內人士認為,之所以在節能標准出臺後,仍然存在大量的非節能建築,很大原因就在於竣工驗收不嚴格。建設主管部門應該嚴把這一關,對開發建造非節能建築的開發建設者采取相應的罰款,使它們得不償失,而且可以為以後的節能改造積累資金。

  新聞鏈接

  建設部:今明兩年建築節能是重點

  修編立法規制『好房』

  本報綜合消息根據國家《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中提出的十大節能工程的分工,建設部已將今明兩年建築節能工作作為重點。

  建設部有關人士表示,從近期對北方、南方和過渡地區新建建築執行建築節能設計標准的調研看,今年新開工項目不執行建築節能設計標准的問題十分突出。今明兩年建築節能工作重點是確保新建建築嚴格執行建築節能標准,加強對標准實施的監管。同時,建設部要求各地要推動本地區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以政府機構節能改造為突破口,形成相關的技術標准、規范,建立技術體系,探索相關的經濟激勵政策,鼓勵社會資金和外資投資參與既有建築改造,推動本地區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並結合本地區實際,積極開展綠色建築、低能耗、超低能耗建築示范。

  建設部還將大力推進城鎮供熱體制改革與供熱制冷方式改革。頗受關注的城市居民住宅的熱計量改造試點示范也將在近兩年推開。建設部將加快北方地區供熱計量收費制度的建立和實施,提出煤熱價格聯動的指導意見和熱電冷聯供的熱力價格形成機制,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冬季采暖保障制度。

  業內人士認為,今後一兩年,在一系列法律、法規的規范下,人們對『好房』的認識將從表象豪華轉向其內涵,不節能的房子將缺少生命力。

  背景資料

  各國節能建築一覽

  目前世界各國都面臨著資源永續利用的問題,建築節能在很多國家已經被放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德國提出75%-82%的建築節能標准,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也頗為重視建築節能。在一些發達國家,有機建築、自持續建築、零能源建築紛紛湧現。德國的『3昇建築』

  德國路得維希港的『3昇建築』是一座建造於20世紀70年代的民用住宅,該住宅經過外牆保溫、外窗外遮陽保溫等節能改造後,冬季采暖用油德國冬季多用燃油采暖從過去的每年每平方米20昇減少到3昇,僅是改造前用能的15%,相當於每年每平方米建築用標准煤3.7公斤,因此被稱為『3昇建築』。這一成功的舊房改造已成為許多國家既有房屋改造的樣本。英國的『零能源住宅』

  英國諾丁漢大學有一座『零能源住宅』。這所住宅主要采用屋頂的紙纖維保溫、低輻射玻璃、外牆維護保溫和太陽房的設計。『零能源住宅』告訴人們,現代的科技手段通過合理的設計完全可以使我們的建築達到理想的節能標准,資源永續利用是可以實現的。在很多發達國家,良好的外牆保溫、外窗遮陽、阻熱玻璃、太陽能等節能技術已經被普遍應用於各類建築中,此外,有利於環保的可回收、再生或循環使用的麥草板、舊新聞紙板、骨料、爐渣作為原材料的混凝土材料也越來越多的被用在建築中。這為我國的新建築與既有建築改造提供了豐富的可借鑒的經驗。

責任編輯:朱丹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