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6日電 不久前,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布了對哈爾濱市重點中學教師進行的一次心理測試結果,發現35%的教師有"心病"。而哈市某區一名心理教師跳樓自殺,更使教師的心理問題凸現出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僅重點中學,普通中學、小學的教師也一樣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病"。
調查結果:35%的教師有『心病』
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學心理學教研室主任陳立教授,長期致力於職業心理衛生工作,不久前,他公布了一項結果,哈爾濱醫科大學對哈市重點中學教師心理健康進行調查後發現,35%的教師有『心病』,此結果一出,立即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實際上,這個結果在三年前就已經有了,但就是因為教師這個領域太敏感,涉及很多具體問題,所以直到現在纔公布出來。』10月21日,記者在采訪陳立教授時,他如是說。
據陳立教授介紹,三年前,作為研究職業心理衛生學科的公共衛生學院,針對社會上一些比較敏感、『事故多發區』的職業,如銀行職員、警察還有教師,他們組織搞了一次心理健康調查,結果發現,這三個職業的從業人員『心病』多,四成銀行職員有抑郁情緒;七成刑警的心理素質須加強;三成多的教師有『心病』。『教師只是這次調查的一個項目。』陳立教授說。
在采訪中,陳立教授告訴記者,教師心理健康的問題不僅在哈市的重點中學比較突出,他們通過調查發現,普通中學、小學的教師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有『心病』的問題,大約佔到27%至40%。
陳教授說,教師的心理問題目前在全國也非常引人關注,根據國家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對14個地區168所中小學的2292名教師進行的抽樣檢測,發現有51.23%的教師存在心理問題。其中,32.18%的教師屬於『輕度心理障礙』,16.56%的教師屬於『中度心理障礙』,2.49%的教師已構成『心理疾病』。
10月21日,記者打電話到哈市教育局,針對哈爾濱醫科大學的調查結果,一位相關負責人說,這只是一個調查,作為主管部門,他不能對這個數字發表看法。『不過,教師壓力大的問題確實存在。』
量表考核測試心理是否健康
在采訪中,讓記者最為關注的就是通過什麼方法及手段來測試一名教師心理是否健康。
據陳教授介紹,應用心理健康測試有幾種量表,這幾種量表是心理學測試的一個項目。它是嚴格按照國際標准規范設計的,也就是說,這種測試方式全世界都是一個標准。
陳教授說:『實際上,所謂的量表,其實就是一些題目,如果想要准確測試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我們大約要進行90個量表的測試,而且還有10個分量表。測試題目的針對性也不同,有進行人格測試的,有進行社會應對方式測試的……這些指標綜合下來,就可以測試出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講到這裡,陳教授強調說,這種心理健康的測試必須進行綜合指標的判定,必須將全部量表中的題目答完,僅僅依據幾道題根本不能作出正確的判定。
采訪中,記者向陳教授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某個做測試的人不是很認真地答題,在選擇答案時故意不按照自己的思路答,這是否意味著將得到一個失敗的測試結果?』
陳教授說:『在每個人進行完量表的答題後,我們還有一個測謊量表,專門測試一個人答題的正確指數,如果他答題的結果出現測謊指標非常高,就意味著他沒有認真正確答題。』
陳教授向記者介紹,他們的心理教研室經常接待來諮詢的教師。不久前,哈市某中學的一名中年女教師找到他,說她最近一段時間,早晨上班,從家出來是好好的,可是一進學校門口,心裡就緊張,莫名其妙地出現焦慮、急躁的情緒,經常無緣無故地向學生發火,而且講課也沒精神。於是我們建議她做了量表測試,結果發現這名教師的心理有了嚴重的障礙。還有一名女教師,她懷疑自己得了喉炎,到幾家大醫院檢查都沒查出來,可是她堅持自己確實患上了喉炎,後來,有家醫院的醫生建議她找心理醫生看看,來到心理教研室後,經過詢問發現,這名女教師是因為看見別的教師因為經常講課,患了喉炎,而自己也經常講課,於是判定肯定也得了喉炎。經過測試,這名教師屬於強迫性神經癥,『以往我們接待的也有這種情況,受心理暗示比較強,有時同事或是學生得了某種疾病,她也認為自己得病了。長期發展下去,會造成心理嚴重失衡。』陳教授說。
心理教師跳樓事件剖析
如果說哈爾濱醫科大學的調查結果對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起到了警示作用,那麼今年3月,哈市某區心理教師袁華(化名)的自殺則從一個極端的角度給教師心理健康亮起了紅燈。
近日,記者來到袁華所在的學校,盡管事發已經很長時間了,但是人們對袁華的死亡依然議論紛紛,有著不同的版本。一種說法是,袁華在學校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許多,本應在競選中當上教導主任,可是校長沒有選擇他,導致他心裡崩潰,從他姐姐家居住的6樓跳下自殺身亡。而按照袁華姐姐的說法是,袁華是因為舉報校長有經濟問題,被校長無數次迫害,走投無路纔跳樓的。
據了解,事發前,袁華是學校的政治老師也是心理教師,還是團委書記,是該區唯一的省內一級教師,曾先後十多次榮獲先進教師等榮譽稱號,而且獲得了心理健康指導教師結業證書。除正常的教學工作外,他還要組織各種活動,工作壓力很大。對於袁華的死因,校方及上級主管部門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據其家人介紹,袁華因為睡眠不好,曾經多次到醫院就醫,但睡眠狀況還是沒有改善。每次看完病之後,他還是強迫自己去上班。在自殺前兩天,袁華走到學校門口,突然感到雙腿哆嗦,不敢進校門,家人趕緊把他接回家。
袁華的姐姐說,袁華死前一個多月,幾乎天天給她打電話,剛開始對學校的人事安排不理解,後來說校長經常以『下崗』威脅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弟弟舉報校長有經濟問題,遭到校長的打擊報復,在我弟弟臨死前一天,他還帶人到我弟弟家威脅我弟弟。』
據袁華的姐姐介紹,她已經將校長的問題向當地紀檢部門進行了舉報,目前,當地檢察機關已經立案偵查。
采訪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教師對記者說:『作為已獲得心理健康指導教師證書的袁華,即使真的是因為舉報校長有經濟問題遭到打擊迫害,他也應該最大限度地調整自己的心態,不應該以這種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而不論何種原因,作為心理教師的袁華未能擺脫心獄的折磨,走上不歸路,令人扼腕,也從一個極端的角度,對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亮起了紅燈。
教師心理健康需要全社會關注
近日,針對哈爾濱醫科大學的調查結果,記者采訪了部分哈市教師。
哈市某中學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劉老師說,面對昇學率,教師幾乎每天都疲於奔命,沒有休息日。每天6時多起床,到教室監督學生晨讀,然後上課;晚上即使不講課,也要到自習室輔導學生功課,有時一直要等到午夜纔能回家睡覺,第二天又得早起。有時還得挑燈夜戰,批改幾個班級的上百本作業,經常熬到半夜一兩點鍾,搞得頭暈眼花。
哈市某中學一位李老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她今年45歲了,還在一線授課,婆婆有病在她家裡,每天她不僅要為全家人做飯,洗洗涮涮,還要侍候婆婆,空閑時還要輔導上初中的女兒,再加上繁重的工作,有時她真覺得快支持不住了。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些教師還因為在學校人際關系處理得不好,而使自己處於更加尷尬的境地,心理壓力更大。
哈爾濱希望青少年心理救援中心主任張大生說,壓力是影響教師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近年來,我國的教育體制正進行著全面改革,諸如職稱評定、教師聘任、末位淘汰、按績取酬等等,每位教師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一些心理比較脆弱的教師則往往因壓力過大而導致心理危機;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心理常常超負荷。教師扮演的是為人師表的角色,教師不得不因此掩蓋自己的喜怒哀樂,要同時面對家長望子成龍和學校以昇學率論英雄,長此以往勢必會使教師心理不堪重負。再加上有的學校教師的工作環境不是很好,多個人在一個大教室裡備課……諸多原因使老師變得脆弱、敏感、多慮、易怒,老是擔心教不好課程,擔心教學質量上不去……
對於中小學教師心理有障礙這一現象,哈爾濱工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吳雲教授認為,各學校要努力為教師營造和諧的環境,有組織、有計劃地對教師進行心理測驗與調查,對教師開展心理諮詢和心理輔導活動,盡量改善教師的工作環境。同時,教師職業面向社會全面放開後,對教師資格認證時應把心理健康作為中小學教師任職資格的條件之一。
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潘顯華認為,化解教師承擔的心理壓力,必須建立相應的心理乾預機制。在外部通過制度的調整,降低教師的壓力之外,要健全教師心理教育機制。要建立教師心理狀況定期檢查和心理素質測查制度,讓教師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為調整自己的心態提供依據;要為教師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讓教師掌握一些心理學知識,使他們能夠有效地進行自我調適;設立心理諮詢點為教師服務。
據了解,目前,哈市教育部門要求每個學校要配備一名心理教師,『力爭大批地培訓,更多的心理教師,使他們不僅成為化解學生心結的良師,也要成為化解教師心結的益友。』哈市教育局一位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