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3日電 『只要安裝這種軟件,您的孩子登錄哪些網站、和哪些人聊天、聊天的內容是什麼等您都能一目了然……』這是一種網絡監視軟件的產品介紹。可是大家都說有了它的存在,家長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大了、隔閡深了。
監視軟件銷售火爆
前不久,上海某軟件公司開發了一種監視軟件:家長只需輕輕點擊鼠標,就可以限制孩子每天使用電腦的總時間、設置孩子每天使用電腦的時段、禁止孩子訪問某些有害網站、記錄孩子上網的所有舉動……一時間,網絡監視類軟件成了熱門,在哈爾濱市軟件市場上,監視軟件銷量十分火爆。
記者走訪了教化附近的幾家軟件商店,老板都說,這類軟件賣得比較火,前一陣子還出現斷貨現象。據某軟件商店的張經理介紹,一套監視軟件纔100多元錢,能幫助家長看著孩子,這吸引了很多家長,但是退貨的事情也有發生。一個月前,王女士買了監視軟件之後回來退貨,她說,不是軟件不好使,而是自從裝了監視軟件,她和女兒就天天『開火』,每天為了上網時間長短和孩子瀏覽網站的內容吵得不可開交,女兒不上網了,卻以絕食、不和家人說話來抗議她的做法。看著女兒整天不吃飯,一天天瘦下去,王女士心軟了,只好來退貨。
家長與孩子針鋒相對
限制上網時間、跟蹤瀏覽網頁、禁訪有害網站……從沒哪個軟件比這種監視軟件更讓家長們高枕無懮。可一面是家長熱熱鬧鬧地買,另一面卻是部分家長買了又退。家長無奈:孩子都說這是侵權行為!
孩子上網,家長有權監視嗎?記者就這個問題采訪了一對母子,兒子是一名初三學生,經常趁著父母不在家超長時間上網,母親是一名高校教師,她對兒子的這種行為無可奈何,所以纔想買一套軟件監視他,這卻引發了一場『戰爭』。
兒子極力反對媽媽把家裡電腦安上監視軟件,因為他不喜歡被人監視。在學校老師管著,在家父母看著,就連上網都有人監視,活得太累。
而家長認為安裝軟件只是屏蔽掉一些不健康的網站,限制孩子上網的時間而已,完全是為孩子著想。
兒子認為安裝那種軟件侵犯他的隱私權。作為母親,必須了解孩子的思想動向,在想些什麼、和哪些人接觸,萬一和不良少年稱兄道弟的,豈不是毀了前程。
尊重孩子,協商解決
這對母子的對話反映了大多數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矛盾。家長們一致反映,沈迷網絡造成孩子成績下滑、體質變差、精神不振,家長難道無權管孩子?孩子則反問,難道只因我們年齡小就沒有人權自由嗎?那麼,家長到底該不該安裝監視軟件呢?太平律師事務所尚曉東律師認為,家長不讓孩子上網,這是一個家庭的私人規定。因為上網不是孩子必須的權利,但是如果對孩子上網進行監視,這就涉及到孩子有無基本行動自由的問題。家長可以對孩子進行監管,但不可以對孩子進行監視,即使是未成年人。家長對孩子某些行為限定的時候,前提也是不要與未成年人的自由與權利的法律規定相衝突。
哈爾濱心理衛生中心主任張聰沛認為,從軟件設計出發點看,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然而家長使用時一定要抱著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態度,應該先協商後使用。孩子人格培養很重要,而人格培養的核心就是自尊心,這一切都建立在與父母的相互信任、相互理解上,否則會將孩子逼到與父母的對立面上,造成逆反心理,對孩子成長和今後教育都很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