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5日電 正當黑龍江省非公有制經濟在政策機遇和市場機遇的雙重促動下蒸蒸日上迅猛發展之時,鐵路運力緊張卻成為羈絆其腳步的一個新瓶頸。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由於鐵路運輸車皮緊張,請車難度大、費用高,在我省不但出現企業不得不花高價請車的現象,因運輸問題造成違約賠償的事件也時有發生,甚至個別企業因運費過高而被迫停產。在佳木斯市,一些非公有制企業老總反映,由於民營企業等非公有制企業多為中小企業,規模和實力均不是很大,能列入鐵路重點運輸企業名單的並不多,而隨著非公有制經濟的加快發展,群體迅速增大的這些企業的運輸需求大幅增加,相應遭遇的鐵路運輸難就愈發顯得嚴重。近兩年該市組織多次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懇談會,每次鐵路運輸難都成為大家反映的焦點問題。
據介紹,僅今年上半年,因請不到車皮改為公路運輸,佳木斯市農產品加工企業中就有26戶企業多支付運費726萬元;有11戶企業因運費過高被迫停產。采訪中,企業家們都為此懮心忡忡。他們反映,真正通過鐵路正常渠道報請車皮計劃,能夠批下來的很少,特別是上、廣、柳、成局的車基本上都花高價托人去辦理;有時實在沒辦法,只有靠汽運;而無論是高價請車還是改為汽運,都造成產品成本大幅攀昇,市場競爭乏力。
素有北國糧倉的嫩江縣也同樣飽受運輸難之苦。作為『中國大豆之鄉』,該縣大豆的年加工能力已發展到20萬噸以上,但由於運輸卡住了銷售通道,嚴重影響企業的達產達效,目前每年實際加工量只有5萬噸左右。記者在這裡了解到,按正常程序申請一個車皮大約費用1340元,但這個價位只能在農產品發運淡季申請到。每到農產品銷售旺季,申請車皮難度相當大,許多企業、農產品經營戶都采取非正常渠道通過各種暗箱操作,在正常費用的基礎上每個車皮支付500?6000元不等的費用,平均在2000元以上,個別的請車費用已超過了鐵路運費。為了保證銷售,運輸成本的增加部分往往從收購價格上找回,其結果就是損失出售農產品的農民利益。該縣初步測算,每年因此一項要減少農民收入3000?5000萬元。
在我省林區大興安嶺,鐵路運輸難也是愈演愈烈。近年來,在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的戰略引導下,大興安嶺地區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速,產值已由1999年佔經濟總量的3.7%增長到如今佔經濟總量的12.4%,稅收佔全區財政收入的35.8%。中小企業、鄉鎮企業、民營企業的快速發展和產品產量的持續增長,對運力需求量又大幅提高;然而,鐵路運輸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卻日益明顯的表現出來,嚴重影響了經濟的發展。
截至今年4月,該地區非原木、非板方材產品已形成庫存積壓1185車(以每車皮60立方米計算,下同)。僅以漠河縣和呼中區為例:漠河縣每月可發外運車皮100車,但缺口卻高達200車。該縣有兩戶從事木材加工的骨乾民營企業,其每月的運輸要求僅能被滿足一半,現這兩家企業已分別形成產品積壓120車和100車。面對與上海客戶已經簽訂的合同,他們只能焦急地等待,期望能夠兌現合同而不致交納高額違約金。呼中區的情況比漠河縣還嚴重。該區因運力無法滿足積壓在庫急於外運的產品已達400車,它們分別來自興森、華源和碧水三家木業加工企業。令企業心急如焚的是,這些貨物全部是與北京客商簽訂的供貨合同,其中80%以上的合同是國家重點項目———奧運會項目的供貨!延誤後果嚴重。
記者從大興安嶺有關部門了解到,因車皮運力的制約,該地區不少企業不得不采用汽車運輸的方式予以緩解,但汽運形成的不斷累積的高額成本已使企業不堪重負,嚴重影響了企業和區域經濟的發展。
面對日益嚴峻的鐵路運輸難題,各地並沒有消極等待,如佳木斯市民營企業協會已開始籌建一個松散式的集團,專門協調解決車皮計劃問題。但盡管如此,采訪中大家也表示,這些努力究竟能起多大作用還是未知;要解決運輸難題,關鍵還在鐵路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