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大慶環境治理全省『十二連冠』
2005-11-16 09:24:0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任志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6日電 截至今年,大慶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已連續12年榮獲黑龍江省第一。

  『十二連冠』的背後,凝聚著大慶決策者的叡智和建設者的汗水。早在2000年,大慶就著手編制大慶市生態市建設規劃,勾畫這座聞名中外的石油城未來20年生態環境建設的藍圖。在過去4年多的時間裡,大慶市氣魄宏大,先後投資30多億元,啟動了生態環境建設『十大重點工程』,實施綠色生態戰略,做好『造林、復草、治水、淨氣』四篇文章,改造百個湖泊,建設『美麗大慶』。

  讓我們細數這『十大工程』給大慶帶來的巨變:

  林業生態工程。僅今年上半年,就完成城市義務植樹130多萬株,新建生態園3個。

  水環境治理工程。按照建『百湖之城』的思路,對市區的100多個泡沼分期進行治理改造。黎明湖、萬寶湖等湖泡,治理後死水變活水,污水泡變成了風光秀麗的水上公園。

  草原生態恢復工程。從今年5月1日起,大慶1034萬畝草原全部禁牧,牛羊開始進入捨飼時代。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在居民集中地區,建成了創業廣場、東風新村商業廣場等7處、40公頃的休閑廣場,成為集生態、娛樂、休閑為一體的『城市客廳』。

  重點工業污染防治工程。治理因油井作業產生的含油污水溢流對環境的污染,年可減少含油污水排放150多萬噸。建設污水處理回用項目,年處理生產廢水480萬噸。對熱電廠鍋爐除塵設施進行改造,每年削減煙塵排放量約4700噸。

  主城區綠地系統建設工程。近幾年,全市主城區新建園林綠地面積2210公頃,城區綠地率達到29.7%,綠化覆蓋率達到33.1%,人均公共綠地達到7.5平方米,成為『省級園林城市』。

  生態農業建設工程。全市建設縣區級以上科技示范園區18個,鄉級以下27個,中心示范園區600畝,規劃建設了百菜園、百花園、百藥園、百果園等十個特色園。

  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處置工程。投資1500萬元,建設了醫療廢物處理廠,每年可處理醫療廢物7200噸。采取異地處置方式,將固體廢物運至外地集中銷毀。

  自然保護區建設工程。投巨資為紮龍濕地補水,解決濕地渴水問題,擴大了保護區面積,采取有效措施對保護區的周邊進行治理。

  生態保護能力建設工程。開通環境信訪投訴熱線。建立了應急監測系統,能夠對近200種環境指標進行適時監測,為環境突發事件的處理提供了技術保障。

  隨著生態環境的建設,大慶愈發美麗,綠帶相連、森林環抱;湖在城中、城在湖邊;藍天、綠地、碧水相互輝映。一座建成在鹽鹼灘上適合人居的生態城市,呈現在世人面前。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