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良:1932年出生,20世紀50年代初期,年僅18歲的王嘉良,在哈爾濱棋界已躋身一流。1956年踏上全國比賽職業棋手道路。先後獲第一屆、第二屆和第四屆全國象棋個人賽亞軍,以後又七次進入全國個人賽前六名。他勇猛剛烈、大刀闊斧的棋風,被譽為北派棋藝的傑出代表。1982年他獲得中國象棋大師稱號,兩年後又獲得中國象棋特級大師稱號,並被國務院授予體育運動榮譽勛章。他曾任黑龍江棋院副院長兼象棋隊主教練、中國象棋協會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並是黑龍江省第二屆至第六屆政協委員。
東北網11月16日電 題:他曾在省報擺起『楚河漢界』:訪中國象棋特級大師王嘉良
在黑龍江日報創刊60年之際,記者再次采訪了已過古稀之年、為龍江棋壇的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的中國象棋北派泰斗王嘉良。
王老一直都沒有離開他心愛的象棋。他現在擔任著當代體育雜志社主辦的《棋藝》主編工作。
報紙上擺楚河漢界
黑龍江日報,這張他熟悉的報紙很快打開了王嘉良記憶的閘門,回憶起他與黑龍江日報之間難忘的一件事。
上世紀80年代,為了普及和發展我省象棋事業,王老經過長時間考慮想借助報紙這個媒體來提高我省象棋水平。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他來到黑龍江日報社尋求支持。
王老感激地說:『沒想到出乎意料的順利,很快達成一致意見。黑龍江日報特為象棋開闢了個小專欄,每周一期,由我來投稿講解棋局。見報不久就深受愛好者的歡迎。一時間,大街小巷、林陰道上都可以看到下棋和圍觀的棋迷們。』他不無感慨地說:『時間過得可真快,一晃已經有20年了!當初的合作,不僅與貴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並保持至今,而且借貴報這塊「風水寶地」,我還結交了報社內外的一些棋友,真是一舉兩得啊!』
王老具有樂觀豁達的性格,他的棋藝也是威名遠播,他的朋友遍及海內外。國內一些象棋名將如胡榮華、李來群、徐天紅等棋王都到黑龍江拜謁游學切磋,其中很多人與王老結下了深厚友誼。
棋壇鋪路基石
北派泰斗、號稱『東北虎』的王老,不僅以其棋風凶猛、大刀闊斧而馳騁棋壇,而且他還善於挖掘和培養人纔,為我省棋壇的繁榮作出努力。
除了下棋外,自1960年,王老便開始執教省隊,他的正式和非正式弟子不勝枚舉。如趙國榮、劉殿中、孫志偉、張曉平、王琳娜、郭莉萍、張曉霞、張梅等,如今都在棋壇上享有盛名。
現任黑龍江棋院院長的趙國榮可是王老最得意的『門生』。對於趙國榮,王老言傳身教。不僅親自為其制定詳細的訓練計劃,還要求他每天都要記錄訓練心得,而且他的每一盤實戰,王老都會親自為其復盤講解。每當有外地高手來訪或參加大型比賽,王老都會帶上他前往參戰。
王琳娜在1997年漳州全國個人賽上技壓各路巾幗英雄,填補了北方女棋手從未獲得冠軍的空白;而郭莉萍於2002年在宜春全國個人賽中成為第二位北國女狀元。此後,兩位女傑又奪得世錦賽女子冠軍等。
棋壇一代宗師
王老自1956年初參加全國象棋個人賽到1987年正式封刀,縱橫棋壇三十餘載,曾三獲全國個人賽亞軍,七進前六名,被後人譽為北派棋藝的傑出代表。棋齡之長鮮有出其右者。不僅如此,王老還是一位活動家和棋書多產作家。
為了讓廣大象棋愛好者有個活動的中心場所,王老可是煞費苦心。他多方求援,籌措經費,終於具有歐式建築風格的黑龍江棋院於1985年在哈爾濱和平路建成。
王老所撰寫的棋書,從20世紀50年代的《象棋前鋒》、《象棋中鋒》、《象棋後衛》、《橘中膽》,到後來的《象棋自學教程》、《布局精華》、《趙國榮專集》、《順炮全集》等,均受海內外廣大棋藝愛好者的歡迎。1979年,他利用業餘時間主編了《北方棋藝》,現更名為《棋藝》,創刊至今已達20餘年。
王老除了忙於工作外,現在他仍經常筆耕不輟,潛心鑽研,矢志創新,著書立說。王老說:『在有生之年,我會繼續寫下去,為象棋發展再盡一份微薄之力。』
王嘉良(右)在1999年舉行的象棋元老賽的比賽中與對手對弈。(照片由王嘉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