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工業企業橕起財政半壁江山 五常推進國企改制取得重大突破
2005-11-17 08:41:49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王巍 楊興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17日電 一份財政收入報表,讓許多五常人精神一振。截至9月末,五常紡織有限公司上繳稅金300多萬元,而這家企業一年前已處在關停的邊緣。正是因為一批像五常紡織有限公司一樣的老企業通過體制改革煥發生機,五常工業企業稅收纔在去年佔財政收入51%的基礎上,今年前9個月又實現稅收1.1億元,佔財政收入的50%。

  五常市是國有工業企業門類較多、規模較大的縣份之一。他們按照『縣級工業企業民營化』的指導思想,下大力氣進行國有工業企業的體制轉換。1998年,原五常制藥廠改制為黑龍江葵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獲得國家銀獎的名牌產品『護肝片』為拳頭產品,迅速佔領全國市場。改制當年,葵花藥業實現稅收70多萬元。到了2004年,葵花藥業已實現稅收7000多萬元,是改制當年的100倍。今年,葵花藥業稅收可望突破億元大關,約佔五常財政收入的1/3。

  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同樣適用於國有企業改制。去年3月,瀕臨破產的五常紡織廠被納入改制日程。這家1968年成立的國有企業,擁有3700多名職工和近萬名家屬,不改制沒有出路,要改制成本巨大。為此,五常市政府出資2000多萬元,按政策解決了全體職工勞動保險、轉換身份等關鍵問題,又協調2000多萬元技改資金用於改制後企業的設備更新換代。民營後的五常紡織有限公司,吸納了原廠的3500多名職工,生產經營出現了多年未見的可喜局面,改制當年就結束了十多年不繳稅的歷史,實現稅收160萬元。

  近年來,五常市先後對龍鳳啤酒廠、古泉酒廠、拉林水泥廠、拉林白酒廠等一批國有企業進行了改制,使這些困難企業起死回生,成為納稅大戶。原龍鳳啤酒廠改制為哈特啤酒有限公司後,不斷推出新產品,使哈特系列啤酒走俏市場。近兩年,這家企業又與可口可樂公司合作,生產冰露純淨水。去年哈特啤酒公司實現稅收500多萬元,今年有望達到1000萬元。

  改制一家企業,增加一個稅源。2004年,以葵花藥業、哈特啤酒等為主力的改制企業,共實現稅收1.7億元,首次佔據五常市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今年,五常市民營企業實現稅收2億元,約佔全部財政收入的60%,比去年上昇9個百分點。

  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很重要的是有沒有改制的魄力。早改早受益,越晚越被動,不改沒出路。五常工業企業稅收橕起財政的半壁江山,就是國有資產退出的結果。

  五常市的老企業煥發了青春,說明改制是多種多樣的,但想辦法救活老企業,應該是一條捷徑。五常不喜新厭舊,國企民企一樣待遇,結果滿盤皆活。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