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穆棱市推進項目建設采訪錄
2005-11-17 13:39:51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7日電 題:穆棱市推進項目建設采訪錄

  據牡丹江市人民政府網站消息,11月4日,穆棱『好家木業』刨花板車間,下城子紅叉村的劉興洲正熟練地操作著鋸邊機,問起當農民和當工人哪個好,劉興洲脫口而出,『那還用說,還是當工人好唄!』

  三天前,穆棱市磨刀石鎮遠景村的邱兆安剛向『長春皜月』交了10頭牛,嘮起這次交牛的『效益』,邱兆安支吾了半天,冒出了一句:『咋說也得有個五六千吧』。

  在穆棱市,從十文字風力發電的『風過留錢』,到穆棱皜月的『金牛富民』,再到好家木業的『借岸生財』,讓人眼熱的『大項目建設之春』拉開了序幕。

  從『一柱擎天』到『百花爭妍』

  20多年前,馬季的一個春晚小品,成就了一個企業,也打造了穆棱市財政的擎天柱。

  正是靠著『煙財政』的『一柱擎天』,穆棱市在牡丹江曾傲視同儕,也曾跨入我省先進縣的行列。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穆棱人發現擎天柱的『體力』有些不如以前了,別的不說,作為全市財政收入70%的『煙財政』打個『噴嚏』,全市都要跟著『感冒』。

  皜月項目的上馬,不僅讓越來越多的穆棱市的農民嘗到了養牛的甜頭,還吸引來了韓國客商投資150萬美元建設韓牛繁育基地,一個以穆棱為中心的黑龍江東部肉牛產業帶正在形成。

  十文字風力發電項目的成功引進,不僅圓了穆棱市多年『強市項目』的夢,還吸引來了香港建設集團開發代馬溝風電項目,隨之帶動起來的是有著風電特色的旅游產業。

  在穆棱中俄經濟開發區,以好家木業為龍頭,14戶加工企業,相互匹配,真正實現了對木材的『吃乾榨淨』,木業產業鏈條逐步清晰。

  今年,穆棱市又提出了『打俄羅斯牌、借口岸光』,新闢建了2平方公裡的綏穆經濟合作園區,以綏芬河口岸為支橕,以301國道為中軸,沿線加工園區為亮點,區域聯動,相互支橕的『一線多點』式對俄經貿加工產業帶的輪廓逐步清晰起來。

  從『組合拳』到『掃堂腿』

  華富電力引來了香港建設,森福木業引來香港嘉漢,香港嘉漢又引來14戶與之相匹配的木業加工企業。

  穆棱市在大項目建設中的『招蝶引鳳』,讓眾多同行著實眼饞了一回,人們不禁要問,『招蝶引鳳』靠的是什麼?

  『招商引資,其實就是通過市場機制對生產要素進行重新配置的過程,作為政府,首要的任務就是為商家打造一個公平的環境』,穆棱市市委書記鄂忠齊是這樣回答的。為加快產業推進,穆棱市專門成立了6個重點產業辦公室,實行『一個重點產業,一名市級牽頭領導,一個責任部門,一個產業辦公室』的『四個一』推進機制。

  在招商中,變『掃射』為『點射』,定產業、定項目、定區域,開展敲門招商,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做100%的努力。

  堅持為項目建設提供環境保障,劃定了『保護區』,營造了『保護傘』,針對行政審批容易出現的『暗箱操作』,率先建設了政務超市,推行『陽光政務』,從根本打造項目建設的『大氣候』。

  從『一柱擎天』到『百花爭妍』,從『空降兵』到『集團軍』,從『組合拳』到『掃堂腿』,穆棱市迎來了大項目建設之春。

  如何更好地橕起穆棱經濟的這片天,變一柱擎天為百花爭妍,答案只有一個:上大項目。確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是以招商引資上項目為中心的指導思想,明確『環境、項目、落實』的發展理念,圍繞『煙、牛、電』主導產業發展和林木等四個對俄進出口加工基地,強力推進項目建設。不到三年時間,原來打著『光棍』的『擎天柱』,身邊有了越來越多的『俏佳人』。

  ——投資10.6億元的十文字風力發電項目和投資6.3億元的代馬溝風力發電項目,工程進展順利,其中十文字發電項目,昇壓站綜合樓和設備二次安裝已經竣工,66千伏輸電線路已全部鋪完,4臺發電機組即將並網發電;代馬溝風力發電項目,11月份將有1臺機組並網發電。

  ——投資6.2億元的吉林皜月肉牛綜合加工項目,土建工程已完成90%,12月可進行試生產。

  ——投資1.5億元的香港嘉漢林木綜合加工項目,年底可以實現試生產,明年二季度正式投產。

  ——投資1.2億元的好家木業,廠房及配套工程已全部竣工,現已進入試生產。

  這邊,超億元的項目一個個『迎娶到家』,那邊,一批依托資源優勢、依托存量資產、依托宏觀機遇的『三個依托』和一批財源項目如雨後春筍冒了出來。

  統計顯示,2004年以來,穆棱市累計新上投資超億元項目5個,千萬元以上項目26個,300萬元以上項目85個,引進域外資金15.1億元,年均遞增22.3%。截至10月末,穆棱市預計GDP可實現31.5億元,同比增長11%,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2.61億元,同比增長10.3%。

  從『空降兵』到『集團軍』

  11月6日,31歲的邱兆安正忙著抓『架子牛』,提起穆棱市的大項目,邱兆安一臉的茫然,而提起建在家門口的『皜月』,邱兆安豎起了大拇指:『是皜月,讓俺富了起來。』

  據說,在皜月項目上,穆棱市財政累計投入了5000萬元,有人算了兩筆增收賬,第一筆,要是把這些錢分給穆棱市的農民,每人能立竿見影地增收300多元,第二筆,要是把這些資金投向了皜月,雖然一時看不到『果』,但等於給了農民一個致富的產業,一個特定的增收渠道。

  兩本『增收賬』的選取,折射出穆棱市在大項目建設上的『轉身』:不拘泥於引進一個項目,而是著眼於謀劃培育一個產業鏈,不拘泥於短期的一失一得,而是著眼於為穆棱打下一個良好的經濟基礎。

責任編輯:朱丹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