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8日電 16日,大連大商集團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在哈爾濱某報登出大幅招聘工程人員的廣告,稱大商集團要在原哈爾濱市政府所在地中心休閑廣場建設『新馬特購物休閑廣場』。這一行不起眼的小字引起了不少讀者的高度關注,這是否意味著坊間一些相關的說法得到了證實?記者帶著讀者提出的種種疑問,采訪了『大商』與哈一百的負責人。
據業內人士透露,大商集團已與哈爾濱市國資委就購並哈一百的方案達成協議。購並方案內容包括,大商集團將在哈爾濱市中心休閑廣場建造一座15層的商服樓,其中7層為購物商城,命名為『大商·新馬特購物休閑廣場』;現有的哈一百將會被打造成『娛樂不夜城』,建有電影院等娛樂場所;哈爾濱建築藝術廣場(索菲亞教堂廣場)北側拆遷改造建設項目經費由大商集團出。據介紹,『金太陽·索菲亞』商場(老哈一百)將被保留,貫通購物廣場、華聯商廈拆留尚無定論。改造後,索菲亞地區將只有大商集團一家大型百貨商場,整個購並和改造工程,大商集團將計劃一次性投入10.2億元人民幣。業內有人為哈一百這個全國著名的老品牌可能不復存在表示惋惜。但是,在市場競爭中生存與發展是硬道理,老哈爾濱人對哈一百的留戀也只能帶來傷感。
哈爾濱市第一百貨商店建於1947年,是新中國第一家國營大型百貨零售商店。它曾經是全國著名十大百貨商店之一。1993年商店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年銷售額達到四五億元,年利潤達四五千萬元,員工總人數3977人。哈一百的一位負責人說:『那時大商集團纔剛剛起步,只有羡慕我們的份兒。』
到了2000年初,哈一百日銷售額已經從100餘萬元下降到30餘萬元,工資發放出現危機。近年來,哈一百嘗試過創辦超市,由單一業態向多種業態發展,但仍然積重難返。據介紹,哈一百目前資產總額5億5千餘萬元,負債總額約8億6千萬元。資不抵債的哈一百,每年國有資產損失近4000萬元。
大連商場前身為大連長盤橋市場,創建於1937年,解放後更名為大連商場。據大商集團副總裁、開發總經理楚樹臣介紹,1993年11月,經過一年多運作,大連商場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10天後,『大連商場』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1994年12月末,以大連商場股份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為核心,成立了大商集團。1998年7月,大商集團跨地區購並撫順百貨大樓、錦州百貨大樓和營口百貨大樓,從而成為跨地區的全國大型商業集團。僅2001年8月至2004年12月,『大商』就在黑龍江省購並和成立了11家商廈,足跡遍布牡丹江、大慶、佳木斯、綏芬河和雞西等城市,成為了雄霸東北市場的百貨業巨頭,從而成為我國第二大百貨銷售集團。
『以哈一百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規模,哈一百領導層曾描繪過欲打造大型現代化購物中心的藍圖。但在現實中,困惑一直在纏繞著我們』,哈一百總經理計勇凱告訴記者,隔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障礙是資金。在這種情況下,大商集團向哈一百伸出了『橄欖枝』。早在20年前,哈一百與大商集團就是一種合作伙伴關系。
大商集團副總裁楚樹臣稱,哈一百與大商集團有著很深的歷史淵源,大商集團與哈一百的合作是水到渠成。這次合作不僅可以擴大大商集團的規模,也解決了哈一百生存與發展問題,是優勢互補的市場行為。
購並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雙方經過一年多的洽談,2004年5月,大商集團與哈爾濱市國資委簽訂了框架協議,最後卻因個別條款產生分歧,購並被擱置至今。據記者了解,哈一百龐大的債務及3000多名職工的安置問題,是分歧的核心。記者從哈爾濱市綜合整治辦了解到,建築藝術廣場(索菲亞教堂廣場)二期改造連續兩年被列入整治計劃,因為缺少資金,計劃一直沒得以實施。『大商』並購哈一百為解決該廣場改造提供了契機。據道裡區城建局辦公室同志介紹,索菲亞教堂附近民居拆遷的前期准備工作已基本完成。
與該廣場改造配套,周邊地區的一家商場專門從北京請來了設計專家為該商場重新設計歐式風格的外裝修。該商場負責人說,索菲亞教堂廣場的面積至少擴大一倍。
由於大商集團、哈爾濱市國資委及哈一百都沒有正式公布並購的整體方案,一些細節還無法得到確認。其中是否有變數,還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