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9日電 日前,剛剛回到家的賓州鎮農民李中孝接到銀行通知,從俄羅斯匯來的1.5萬美元已到戶。年近6旬的李中孝夫婦,在新西伯力亞承包了兩棟蔬菜大棚。過去連人民幣都沒見過多少的李中孝,如今面對成千上萬的美元也不覺得稀罕了。
據賓縣勞動力轉移辦公室介紹,像李中孝這樣由最初給人打工種菜,到自己租賃耕地承包經營、在俄羅斯當上『小老板』的賓縣農民有100多人,今年的純收入能達到7000萬元。
賓縣農民『小老板』在俄發展經歷艱辛。經建鄉農民農藝師李樹明,12年前到俄種菜,前兩年一無所獲。1998年與人合作後,他逐漸了解了俄羅斯市場,組建了自己的蔬菜公司。現在,他已擁有佔地面積200公頃的3個生產基地,成為秋明州最大蔬菜公司,公司1500名農工全是來自老家賓縣的農民。賓州鎮農民李中國原在俄經商,後發現俄蔬菜需求量大、前景好,就在新西伯利亞承包了600公頃土地從事蔬菜生產,後將全部大棚分包給40多個賓縣農民。賓州鎮大崴子村農民張君、李雙1998年赤手空拳到俄種菜,現在已承包40個大棚,僱用本村30個老鄉,目前年收入超過百萬元。
大老板總承包,小老板分包,再僱用家鄉人。按照這樣的運行機制,賓縣大小老板在俄總共經營近2000個蔬菜大棚,僱用賓縣農民近3500人。根據統計,目前我國在俄從事蔬菜生產經營的人數大約為6000多人,其中賓縣人佔了一半,他們生產的蔬菜能滿足秋明和鄂木斯克這兩個州一年1/4的蔬菜需求。賓縣農民也因此獲得了較高收入,大棚年利潤在2.5萬元至4萬元之間,農民工年收入在6000元至1萬元之間。每年,賓縣農民在俄種植蔬菜純收入近億元。
賓縣農民在經營蔬菜掘得第一桶金後,開始向其他領域發展。新甸鎮高太村農民吳清錄兄弟,從1992年起在鄂木斯克州從事蔬菜生產,目前不僅在鄂州建有最大的蔬菜農場,還擁有全州最大的中國商品批發市場和全州最大的建築裝潢公司。僅吳氏兄弟的裝潢公司,就長年僱用賓縣500多名木瓦工及力工。
賓縣農民大批湧入俄羅斯,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指導。這個縣將熟悉並熱心對俄勞務輸出工作的乾部李洪濤,任命為縣勞動力轉移辦公室副主任。經不懈努力,兩年來賓縣赴俄打工農民以年均1000人的速度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