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東寧縣委書記:實施四大戰略 壯大口岸經濟
2005-11-21 07:25:39 來源:人民網  作者:陳殿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1日電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報刊發了黑龍江省東寧縣委書記陳殿運的理論文章《實施四大戰略壯大口岸經濟》,全文如下:

  目前,我國正在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而俄羅斯在重點開發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這對於對俄陸路口岸地區來說是一個良好的發展機遇。作為有15年開放史的國家一類對俄陸路口岸,黑龍江省東寧縣應時順勢,確立了建設沿邊工貿旅游城市的發展目標,通過大力實施貿易轉型、『走出去』、協作共贏、築巢引鳳四大戰略,推動邊貿合作昇級,壯大口岸經濟。

  實施貿易轉型戰略,打造工貿結合示范區。口岸地區要實現長遠發展,就應當根據市場需求,改變充當『通道』和『二傳手』的傳統邊貿定位,以開放促開發,以開發促挖潛,加速由單純貿易向貿易、加工、投資相結合轉變,逐步建設貿工農互促聯動的特色發展區域。一是建設國家級互市貿易區和省級開發區。著眼於打造沿邊開放新的發展極,與戰略投資商緊密合作,按照『一區兩國、封閉運行、境內關外、自由貿易』的模式,搭建沿邊最大的對俄商品展示交易平臺。堅持錯位發展,深入實施『落地生根』工程,整合互貿區和境內工業園,構建園區一體化經濟板塊。二是壯大加工型主導產業。廣泛利用國內外資源,推進進口木材精深加工,擴張食品保健品加工,壯大建材、礦產及能源產業,構建結構輪廓清晰、產業特色鮮明、資源利用合理的口岸型工業發展新格局。三是培育特色經貿群體。以工興貿,以貿活工,打造機制靈活、產業多元的經貿企業群。

  實施『走出去』戰略,打造跨國興業先導區。按照中俄兩國國際經濟合作發展目標,對俄邊境口岸地區應適應國際環境,加強優勢領域,推動中俄經貿合作全面昇級。通過充分發揮對俄前沿優勢,與國內企業共同『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利用對俄聯系密切、客戶網絡健全、熟悉俄市場規則等優勢,聯合外埠企業赴俄興工建企,創建境外加工車間,做大跨境加工;廣闢境外市場,打造內外互促聯動的商貿平臺;依托中俄區域間的經濟互補性,擴大對俄經濟技術合作,實現合作共贏。

  實施協作共贏戰略,打造區域合作試驗區。面對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加強跨國界、跨區域經濟合作,促進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實現互惠共贏,增強區域經濟外向度和競爭力,已成為口岸地區融入世界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應面向國際,融合周邊,牽動腹地,加強跨地域、多層級的發展合作,加速建成區域協作和東北開放的亮點。積極參與龍港俄合作,為跨國、跨地區深層合作開闢良好的開端;以『南聯北開』為突破口,利用邊境地緣條件,通過舉辦輕工產品交易會、締結友好城市、擴大企業聯合等途徑拓展合作空間,與南方經濟發達地區緊密協作,推動南北優勢互補,成為東北地區『南聯』興業的先導區域;整合毗鄰口岸的優勢,推動邊境縣(市)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建立口岸發展協調機制,合理分工、特色發展,構建統一的口岸信息、招商、融資、政策和服務平臺,形成和諧互動的開放格局。

  實施築巢引鳳戰略,打造外資南企聚集區。邊境地區應根據發展的現實要求,暢關利行,銜接規則,廣借外力,以增強開放的吸引力和發展的融合度。為此,應將優化環境作為口岸發展的命脈和乾事創業的要件,為外來企業聚集發展創造條件。一是夯實發展基礎。推動『大口岸』、『大通關』、『大通道』建設,使發展基礎日益堅實。二是優化創業環境。深化對外聯系,營造雙邊合作的良好氛圍。建立『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機制,全面清費、治亂、減負,為創業興業提供優質服務。三是實施特色招商。堅持『引外強內、聯外促外』,有針對性地開展定向定位招商、以商招商和產業鏈招商,吸引海內外企業攜手創業,聯合開發、共同發展。

責任編輯:張昭
相關新聞